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目 录 《论语》选读 《学记》选读 《大学》选读 韩愈作品选读 《传习录》选读 黄宗羲作品选读 该读本凡有“※”号均为必读文段考试以必读选段为主。 第一章 《论语》 (一、原文选读)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注释】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齐:整顿、约束。 免:避免、躲避。 耻:羞耻之心。 格:有两种解释:一为“来”引申为归服;二为“正”。 【大意】孔子说:“用政令引导,用刑法整顿,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引导教化,用礼制来整顿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注释】性:指先天素质,即天赋人性。 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各种环境的影响,才拉远了差距※ 4.“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注释】女:通“汝”,你。 居:坐。 愚:受人愚弄。 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贼:害。 绞:说话尖刻,刺痛人心 【大意】孔子说:“仲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爱玩弄小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而无基础;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好直率却不爱 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痛人心;爱好勇敢却不 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注释】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随;逾,越过;矩,规矩。 【大意】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能站得住脚;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大自然运行规律;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注释】躬自厚:重责自己即严于律己。【大意】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样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大意】孔子说:“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仿效着去干;执政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就是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的。”※:“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注释】何有:有什么(困难)呢,“何难之有”的省略。 【大意】孔子说:“如果能端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