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可以说,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起来的。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他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因而苏轼在逆境中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后赤壁赋》。,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重点: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难点: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第一课时苏轼(1037-1101),北宋最伟大,最全能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受欧阳修赏识,但他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思想上出世入世,亦儒亦道亦佛。文学成就辉煌,也有通,书法,音律,园林艺术,金石的旷世才华。有《东坡先生全集》,《东坡乐府》,谥号“文忠”。作者介绍诗:词:散文:书法:代表北宋诗的最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开“豪放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发展了欧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东坡赤壁东坡赤壁亦称赤鼻矶。位于黄冈市城西门外。断岩临江,突出下垂,色呈赭赤,形如悬鼻,故而得名。宋代诗人苏轼贬居黄州时,常游此地,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生动地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为与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赤壁相别,清朝康熙年间重修时定名为“东坡赤壁”。现存的建筑是1922年修建的,现经修缮整理,已焕然一新。二赋堂、挹爽楼、留仙阁、碑阁、坡仙亭、西酹江亭等瑰丽典雅的建筑物,掩映在绿树丛中,饶富画意。碑阁四壁,嵌有清光绪年间著名学者杨宋敬选刻的《景苏园帖》,计石102方,为苏书各体中的精品。三、有关文题赋的文体知识骚体赋(战国)大赋(汉)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的词汇,鸿篇巨制,繁缛富丽。小赋(汉) 抒情咏物骈赋(魏晋南北朝)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整。律赋(唐科举考试专用)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讲骈偶,还限制用韵,讲究平仄,音律谐和,限字数,形式要求严格。文赋(宋)打破声律限制,加入散文特点。四、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14、后赤壁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