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二战后规模最大的海战2012-5马岛战争参战方时间地点主要指挥官结果英国阿根廷1982-4-2——1982-6-14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撒切尔夫人加尔铁里英国获胜,并重新占领马岛撒切尔夫人加尔铁里马岛示意图马岛战争战争背景战争爆发导火索实力对比国际形势战争马岛海战的经验马岛之于南海诸岛,钓鱼岛战争背景历史背景:1592年,英国人发现该岛。1816年,阿根廷宣布独立,宣称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1832年英国将其占领,阿根廷一直在主张马岛主权当时背景:,反政府示威游行频繁;,处于军政府的统治之下,,马岛南部海域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台燃气和其他矿藏战争爆发导火索内因:作为1981年到1982年间当时阿根廷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领导人,加尔铁里,在面对严重的国内的经济问题和人权问题上,选择经由通过自认为一场干净利落的马岛战役,以其胜利的结果来转移公众的焦点。外因:英国削弱马岛的防御力量及《英国国籍法》中限制给予马岛居民全面的公民权实力对比英国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拥有相对发达的科技,经济和军事实力。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国际事务中有很大的话语权。阿根廷是拉丁美洲面积第二大国。当时处于加尔铁里军政府统治之下,经济形势堪忧。且与邻国智利曾经有过边境冲突。实力对比(参战)兵力:约35000地面部队:1个陆战旅,1个伞兵团,1个步兵旅等,共约9000人各型舰船:118艘,100余万吨各型飞机:270余架,作战飞机:120架兵力:约65000人海空军主力基本出动地面部队:1个陆战旅,3个摩托化步兵旅及支援勤务分队,共约13000人作战舰艇和辅助船只:33艘,12余万吨作战飞机:350余架国际形势号称在外交上保持中立:大多数欧洲国家及美国倒向英国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支持阿根廷(智利除外)1982年4月3日的联合国安理会呼吁阿根廷自福克兰停火及撤军
马岛战争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