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王堆古墓的发掘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王堆古墓的发掘史萧苑七十年代初,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湖南长沙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进行了科学发掘。一号墓于一九七二年三月开始发掘。其内棺盛殓的女尸几乎像新鲜尸体一样,这一惊人的发现,立即轰动了考古界。二、三号墓的发掘,出土了极其难得的写本古佚书及珍贵的彩绘帛画、地图和图表等,对研究西汉初期及先秦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值得一提的是,马王堆古墓的发掘,也最终解开了长期争执不下的墓主为谁的历史之谜———七十年代初,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湖南长沙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进行了科学发掘。一号墓于一九七二年三月开始发掘。其内棺盛殓的女尸几乎像新鲜尸体一样,这一惊人的发现,立即轰动了考古界。二、三号墓的发掘,出土了极其难得的写本古佚书及珍贵的彩绘帛画、地图和图表等,对研究西汉初期及先秦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值得一提的是,马王堆古墓的发掘,也最终解开了长期争执不下的墓主为谁的历史之谜——1972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郊的马王堆出土了一座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早期墓葬。在这座古墓葬里,从尸体、棺椁到大批的随葬器物,都保存比较完整,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一项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对研究西汉初期的历史、文化、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医药、防腐等方面都有极重要的价值。这座古墓埋葬女尸一具,外形基本完整。尸体包裹各式丝绸衣着约20层,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水里。经研究,尸体的皮下松结缔组织有弹性,纤维清楚。股动脉颜色与新鲜尸体的动脉相似,出土后注射防腐剂时,软组织随即鼓起,以后逐渐扩散。估计死亡年龄在50岁左右。这座墓的随葬器物,数量很多,共有千余件,多放在外椁与棺之间。其中有丝织品、漆器、竹木器、陶器以及粮食、食品、明器,等等。丝织品包括目前所了解的汉代丝织物的大部分品种,有绢、罗纱、锦、绣、绮等,花纹鲜艳繁缛,制作技术精巧。最珍贵的是覆盖在内棺上的一幅彩绘帛画。呈“T”字形的画幅长两米多,上宽92厘米,下宽47厘米,角上缀有飘带。帛画内容丰富。整个画面,从下到上,表现了地下、人间、天上的景物。这些景物有的出自神话传说,如“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等故事;有的出自当时阶级社会的生活。既有想象,又有写实,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而对比强烈,实为我国古代帛画中前所未见的杰作。这是我国现存的2100多年前唯一的一件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珍品。内棺的四壁和盖板上,分别贴有一层铺绒和羽毛贴花绢。铺绒用于镶边,羽毛贴花绢作菱形纹,由金黄色、黑色、翠绿等色彩的羽制成。这种装饰在木棺上的铺绒和羽毛贴花绢,迄今还是第一次发现。在竹木器中,比较珍贵的是120多个身穿彩衣或彩绘的木俑。有26个木俑组成了一个奏乐歌舞班子,在它们的对面,放置着漆几、屏风、手杖、香囊、奁盒和盛满食物的漆案。还有一个二十五根丝弦的木瑟,一个前后两排,共二十二管的竽和一套十二支竹管制成的音律管。这三件保存十分完好的管弦乐器,为我国古代音乐史增添了实物资料。在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最有历史文献价值的大概莫过于从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了。这些帛书用墨把古书抄录在帛上,字体为小篆或隶书,共有12万多字,大部分是已经失传了2000多年的古籍。这些佚书的出土,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哲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出土的帛书中,有《老子》写本两种,上下篇的次序与今本相反,文字也有出入;《战国策》

马王堆古墓的发掘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