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再思考 摘要:文章在深入解读中央关于土地流转政策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础上,利用调研数据,对土地流转后转入户和转出户的收入水平变化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流转土地户和非流转土地户收入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结论,并进一步对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影响土地流转的消极因素做了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土地流转;体制创新;回归分析;农民增收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改革趋向于市场化运行。目前,我国各类市场体系正在加快发展,且不断完善规范,唯有农地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农地市场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建立规范的农地市场,并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才能使农村的土地、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公布。该文件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证分析——以肇州县兴城镇大阁村为例农地流转是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的行为过程。农地流转的方式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肇州县兴城镇农地流转概况,具体如下: (一)数据来源我们以黑龙江省肇州县大阁村为例对农地流转面积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相关数据均来自实地调研。大阁村位于兴城镇东侧2公里,共851户,其中140多户有一定的土地流转,该村相对周边农村较为富裕,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主要是旱田,作物为玉米和烤烟,其中烤烟的收益较高但有一定的风险,该村有较少的养殖和牧业,大阁村临近兴城镇,土地流转的相对较多。大阁村五年内的土地流转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二)模型原理及统计分析针对土地流转的面积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模拟和分析。模型原理如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β0+β1X+ε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农户收入;X为解释变量,代表农地流转面积;β0为截距,β1为系数,两者均为待估系数;ε为扰动项,体现了Y的变化中没有被X所解释的部分,即除X以外其他所有对Y产生影响的因素的综合体现。以2005-2009年大阁村农户农地流转面积和收入两组数据为样本,,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以上软件分析,我们得到如下模型结果: Y=-+ 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3)表明,,说明模型系数较为显著;F值的相伴概率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方程整体拟合程度较好。通过相关资料表明,农户农地流转面积与农户收入呈正向相关关系,即农户农地流转面积愈多,农户的收入愈多。并且,,即农户每增加1公顷土地流转面积,。(三)兴城镇大阁村农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关联性的经验检验以上我们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模拟了兴城镇农地流转对农户的增收相应,为了更为深入的讨论农地流转的增收效果,我们将调研样本进行重新整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再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