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一、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是学生已经学习、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数,是以后进一步学习“负数”的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是我在设计本课时关注的问题。2、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对正数已经非常熟悉,“负数”这一概念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且比较抽象,无论知识的积累还是认知水平,都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天气预报》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并简单了解与正数相对应的负数,第二课时的《温度》学生已经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真正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例为素材,从中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海平面、电梯里的按钮等图片,为了呈现给学生更直观、更具体、更形象的资料我选择了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二、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7页三、,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兴趣,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说出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会应用。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五、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感受相反在这个环节我通过和学生做一个游戏(截然相反)让学生初步感受相反,游戏的规则是:我发出一个口令,学生执行出和我的意思相反的动作,或语言。(如:我说“上”,你们说“下”,我说左,你说右、我说向上看(向下看)向前走(向后走)上升(下降))减少(增加)。然后,再通过一组相反的情况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学生继续说反话,让学生感知“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20分(扣了20分)。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设计意图:由课前的做相反活动,引入用正负数来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地量,回顾了前面所学正负数的知识,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同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再进行这样的一组练习后,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用到了负数,自然地引出第二个教学环节,二、学生自学用负数表示的量在第二个环节我采用了学生自学课本第6页例4上面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说一说都了解到什么?(重点让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是以0为界线划分的,知道这里的“0米”“0层”指的是哪儿?)(海平面)(地面)最后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生话中有哪些事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吗?(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生活中的负数:用正负数表示事物 ▏冀教版(2014秋)(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