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硬化(irrhosis)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达炜2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脏仅有纤维组织增生或仅有肝细胞结节增生均不能称为肝硬化。如先天性肝纤维化和局灶结节性肝细胞增生定义3世界人群年平均发病率:100/10万我国高发病率,发病高峰年龄35-50岁,男性多于女性,-8:%。%。%。失代偿期肝硬化的5年生存率仅24-30%。5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其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也有差异。同一病因可发展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肝硬化;而同一病理类型的肝硬化又可由多种病因演变而成。故迄今尚无统一分类。目前,一般仍分别按病因和病理形态分类。病因6病毒性肝炎:我国比例最高,约占70%,以HBV为主。酒精中毒:80g/d,10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郁积:肝静脉回流受阻:Budd-Chiari综合征遗传代谢性疾病: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工业毒物或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血吸虫病隐源性肝硬化730-50年急性感染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死亡慢性携带者恢复肝硬化恢复死亡静止期肝硬化8发病机制网状支架塌陷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再生结节形成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胞团纤维间隔的形成各种细胞因子促进纤维化的产生,自汇管区-汇管区或自汇管区-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形成纤维间隔9假小叶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自汇管区-汇管区或自汇管区-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改建称为假小叶肝内血循环紊乱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管受再生结节挤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小支相互形成支通吻合支等,形成门脉高压10
消化内科——肝硬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