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变迁
与模式选择
。李中义
【摘要改革开放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演进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物质激
励开始实施阶段~年;二是重点推行承包责任制和经济效益考核阶段—
年;三是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多元化的探索阶段—年; 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下的薪酬激励制度年一现在。我国现行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其政策建议为:完善年薪制、针对不同性质企业选择不同中长期激励模式、进行配套改革等。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变迁;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作者李中义,经济学博士,讲师,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阶段是实行盈亏包干责任制,第三阶段是利改税。对企业厂
长经理激励制度有下列特点:企业自主经营权力逐步扩大,
一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的制度
使厂长经理拥有了部分剩余索取权和某些剩余控制权。物质
变迁
激励手段开始发挥作用,厂长经理的收入与企业利润开始挂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厂长和经钩;行政机构以所有者身份在事实上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
理由上级领导任命,企业经营者等同于政府官员。对国有企权,因此对经营者的激励仍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行政晋升
业经营者的激励手段主要是行政晋升和荣誉,如评选劳模、仍是重要的激励手段,而精神激励的作用明显弱化。
提职、加薪等。约束方法主要有行政处分、撤职、~
等,忽视了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结果使精神激励效果有限, 年
企业生机与活力不足,效率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年后,国有企业转而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试图让
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经营者完全掌握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承包制的基本原则是
有企业逐渐转变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经济主体,分配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自留、欠收自补。这一阶段对经
领域逐步放弃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探索出了与社会主义市营者的激励制度具有下列特点:物质激励手段成为最主要和
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结合国企改革与收入分配的重要的激励手段;精神激励已处于次要的地位:行政激励仍
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演进大体可分为有一定作用。
以下四个阶段。年原劳动人事部在无锡召开的工资改革会议上也提
.物质激励开始实施阶段~年出把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营效果挂起钩来。年国务院发
年底和年初,国有企业开始了放权让利的改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暂行条例》和
革。第一阶段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实行企业利润留成,第二年劳动部、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发布的《关于改进完善全
四
年第期
经济体制改革
民所有制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的意见》又明确规定,企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
业连续年完成任务,并实现企业财产增值的,要对厂长或的重大决议》,肯定了国企薪酬制度多元化的探索,提出要建
者厂级领导给予奖励。从而把企业经营者收入与其工作业绩立国企经营者竞争选聘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经
进一步联系起来。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年国资委正式下
由于观念及多种原因,
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变迁与模式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