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
8-9-22 7:29:5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
一、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等。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内镜学分会及从事该项工作的外科和放射介入科专家,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就其基本概念、诊断治疗原则等,制定出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基本的规范。
本共识未包括或解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诊治中的所有临床问题,只是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个原则性意见和适合大多数患者的诊疗方案。同其他共识一样,本共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能代替临床医生师个人的判断。本共识只反映当前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今后将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
本文中的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5个类别和3个等级,分别以括号内罗马数字和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分类及分级
----------------------------------------------------------------------------------------------------------------
项目说明
证据分类
Ⅰ有证据支持或大多数人认为该种治疗措施对患者有益或有效
Ⅱ依据现有证据或专家意见对某种治疗措施是否对患者有益、有效尚不能
达成一致
Ⅱa 现有证据或专家们倾向于认为某种诊疗措施有益或有效
Ⅱb 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某种治疗有益或有效,或专家意见认为尚不能肯定
Ⅲ证据或大多数专家倾向于认为某种诊疗措施无益、无效,甚至可能有害
证据分级
A 多中心、随机的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B 单中心的临床验证或非随机的研究结果
C 仅来自专家意见、病例分析或诊疗常规
二、基本概念
:○1 控制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2 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首次出血(一级预防)与再次出血(二级预防);③改善肝脏功能储备。
2.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与再出血:○1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出血48 h内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惟一可靠的方法(Ⅱa,C)。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喷血)、曲张静脉上有“血栓头”、虽未发现其他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显的静脉曲张[1](Ⅱa,C)。○2提示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未控制的征象:72 h内出现以下表现之一者为继续出血。6 h内输血4个单位以上,生命体征不稳定[收缩压<70 mmHg(1 mmHg= kPa),心率>100 次/min或心率增加>20 次/mi];间断呕血或便血,收缩压降低20 mmHg以上或心率增加>20 次/min,继续输血才能维持血红蛋白含量稳定;药物或内镜治疗后新鲜呕血,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含量下降30 g/L以上。
③提示食管胃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