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蕉城民间文化红红火火2007-8-150:00:00福建省旅游信息中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呼唤共同建设。如何依托社会力量,让群众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方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找到自我展示的舞台,找到价值实现的空间,是个全新的命题。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蕉城区由各种社会团体组成的民间力量正活跃在抢救与传承民间优秀文化遗产、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和谐文化的舞台,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蕉城这个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核心区文化魅力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蕉城区迈向文明进程一支不可多得的“生力军”。优秀文化进入遗产名录入夏以来,蕉城区漳湾镇歧后船厂生意如当前天气一般红火。造船厂刘三济介绍说:“我们信仰妈祖,造船有严格的行业规矩,应用‘水密隔舱’技术制造‘福船’(福建船只的简称)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由于长期以来技术以口传承,如今造船厂员工年龄平均又达40岁以上,造船技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为保护和继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技艺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我们在政府的指导下,邀请民间文化人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正在申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霍童“二月二”灯会目前也已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霍童线狮依托民间力量进行申报,成功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位参与申报工作的热心人士告诉记者:“蕉城区拥有许多象‘水密隔舱’技术这些的优秀民间文化,值得我们骄傲,申报成功则更能激发蕉城人民的爱乡热情。”金涵乡亭坪希望小学学生在都是指导下学枪担舞民间协会方兴未艾 2004年初,蕉城区委宣传部在基层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调研时,敏锐觉察到一些群众性团体的发展正面临着“有心作为”又困于自身财力、人力等原因“无力作为”的尴尬境地。如何引导这些民间力量为和谐文化建设服务被摆上蕉城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程。在当地宣传部门的努力下,目前蕉城区武协、摄协、诗协、谜语、书法、文学、美术、民间收藏家协会等多个民间协会相继成立或正在紧张筹备,宣传部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协会解决部分办公经费、联系或提供办公场所,使民间协会方兴未艾,群众性文体活动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4年12月23日,蕉城区武术协会成立,短短两年间会员由40多人一下子增加至如今400多人,拥有了先锋广场、莲峰社区、南漈公园、石佛试、下宅园等多个武术活动点;协会会员克服武术流派的分歧,举办不同拳种之间的学术交流研讨,创新开发新拳种,挖掘整理传统拳种,促进武术各流派继承发扬,共同提高。今年7月,在浙江台州举办2007年全国武术(传统拳)交流大赛上,蕉城区杨挺雄、柳剑光、陈臻等运动员,取得了男子成年组南拳(内文拳)、男子青年组陈式太极拳、男子少年组传统南拳(鹰鹤拳法)1金2银9铜的优异成绩。音乐舞蹈协会于去年正月初八成功举办了“赤子情怀”音乐舞蹈专场———蕉城籍海内外艺术家暨区音乐舞蹈协会汇报演出,备受社会各界好评;诗词协会频繁开展诗词作品交流,与新加坡“狮城诗词学会”、罗源诗词学会等开展诗词学术研讨,许多优秀作品在《中华诗词》、《福建诗词》等国家、省级刊物发表。摄影协会自成立以来,也是好戏连台。2004年7月,配合区委宣传部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文展厅,提供
宁德:蕉城民间文化红红火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