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之间孰重孰轻
[摘要] 现代企业管理有两个重要概念: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在理论上,两者并不矛盾,但在当前强调“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这就容易使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思想上产生矛盾,人本管理与管理制度之间到底孰重孰轻?本文就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提出了一些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 管理制度人本管理
一、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
制度管理是具有标准化、量化性质的刚性管理,侧重宏观的、整体性、普遍性的视角。人本管理则强调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管理,是一种柔性管理,侧重微观的、具体性、差异性的视角。
制度管理,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来协调企业组织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现代企业的制度管理是市场经济下的制度管理,是当管理的协调作用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为有利可图时作为市场机制的替代品出现的,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和源。
“人本主义”是相对于“资本主义”而提出的,这里的“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员工是企业的一种成本,因此,在管理中体现为
“节约”和“支出”;现代管理理论将员工当作企业的一种“资源”,着重突出的是如何加以“开发”和“利用”;而最新的管理理念不仅仅是将员工看作企业的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而是把他们视为企业的资本,强调的是“投入”与“产出”。人本管理是以人的自主管理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企业发展远景为引导,从而实现对员工人格的尊重,人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有人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管理正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过程,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都是通过人力资源的驱动来实现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人本管理已成为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
二、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协调
在理论上,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并不矛盾,因为他们的目标是统一的,即企业的效率,同时他们存在的基础也是统一的,即企业发展的远景和利益共同体。共同的存在基础和共同的目标决定了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制度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前提,制度管理为人本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环境和渠道,企业的制度框架保证了企业成员在组织内部得到公平对待,从而从根本上为人本管理提供了条件;人本管理是制度管理的方向,人本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制度管理的效率,人的积极性的提高一方面来源于有效的制度管理,另一方面也使得制度管理更加有效。
可是在现实中,当两者并存时,特别是当前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往往出现矛盾,让企业管理者感到非常困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现实非常复杂,当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时,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必有一者取其重。具体到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处理两种管理思想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具备全面推行人本管理的条件。绝大多数企业制度建设极不健全,缺乏基本的理性素质,不是靠制度来保证效率,而是依赖个人领导才能,依靠偶然的市场机遇,依靠员工的个人经验和自觉性,这种低下的管理基础是由于我们没有经历过西方百年工业文明的洗礼而造成的。把企业的未来建立在个体能力和自觉性的基础上是不可靠的。可以设想,在一个没有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之间孰重孰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