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物理学界,薛定谔猫可是大名鼎鼎,并不比风靡世界的加菲猫逊色。薛定谔猫最早被放出是在1935年,一问世就让当时所有的物理学大腕们痛苦不堪,半死不活。这就是当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物理学佯谬:.薛定谔(ErwinSchrdinger,1887~1961),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25年底至1926年初提出了薛定谔方程。他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为此,薛定谔荣获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他致力于研究有关波动力学的应用和统计诠释,以及广义相对论和统一场论问题。.二、什么是薛定谔的猫下图刻画了所谓的薛定谔猫假想实验,薛定谔设想:将一只猫关在一个盒子里,盒子里还置有一个放射源、一个毒气瓶以及一套受检测器控制的、,这个粒子触发检测器,,,,那么在未打开盒子进行观测前,按量子力学解释这只猫也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态。.三、薛定谔猫引发的哲学讨论由“薛定谔猫佯谬”可以延伸出两个科学问题:1)量子力学是否适用于宏观世界?2)在量子测量中,量子叠加态如何向统计混合态过渡?与之相应,也可以延伸出两个哲学问题:1)量子态是否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2)如果是,它能否被客观地认识..然而,在薛定谔时代,由于争论的这些关键性问题在当时无法用实验检验,只是停留在思辨性的层面上,因此,难免就使许多人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薛定谔猫与多元世界观20世纪20年代中期,玻尔和海森堡的“哥本哈根解释”对刻画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的概念基础进行了全面的理论诠释,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为了解释薛定谔猫,哥本哈根学派认为这只不幸的猫在某人打开盒子往里看个究竟之前,只能处于这种不死不活、亦死亦活的叠加状态。只有当人打开盒子往里看时,猫的死活才变得真实,即猫的死活将不再是一种独立于观察者主体的客观实在,而是依赖于观察者的测量。.这种解释未能让一批理论工作者心服口服,后来是埃弗雷特(HughEverett)创立了多元世界理论。该理论指出宇宙间相互叠加的波函数在确定之前,留有很多选择余地,它们相互之间是平行的,从未确定。观察者并不是让几率减少了,而只是从众多现实的可能性中挑选一种。.
从量子测量的最新进展看薛定谔猫佯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