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作业题第一编导论美学学科与美学基本问题第一章审美现象与美学学科的形成第一节丰富多彩的人生与审美现象1、人与世界有哪些关系?2、怎样理解审美现象的丰富性?3、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有几个层次的关系?第二节审美的历史性1、说说“美”和“艺术”概念在中外的演变情况。2、理解审美历史性有何重要意义? 第三节美学学科的诞生1、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的关系怎样?2、鲍姆加登是如何定义美学的?第二章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第一节美学发展简明线索 1、理一理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简明线索。 2、谈谈20中国美学发展概况。第二节美学的研究对象 1、归纳一下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情况。 2、今天文明应该怎样确立美学研究对象。第三节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1、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美学?3、为什么说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第三章美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节美学的哲学基础1、主客关系中实践、生存与语言关系各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理想性生存?什么是非理想性生存?第二节美学的内在问题1、审美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审美活动中,感性经验有什么变化?3、审美活动中主体怎样?第二节审美与人生1、如何理解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2、为什么说美是一种人生境界?3、本编特别突出了“生存”与“实践”概念,你认为这两个概念在审美中有何重要意义?第二编审美活动论第一章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1、人的需要与动物需要的不同表现在哪里?2、审美需要的特点是什么?答:(1)它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2)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从根本上说,审美需要作为人所独有的一种本质力量,不仅能唤起人不断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强烈激情,而且赋予人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意蕴。这种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正是审美需要之所以可能的一种深刻的现实基础。3、审美理想的作用。答:(1)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审美理想作为一种具有导向性,规范性的观念,本身就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2)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4、怎样理解审美趣味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答:(1)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主体的个性特征是由先天和后天,生理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所形成的,因而必然会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审美趣味作为一种个人的爱好和倾向,自然也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2)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审美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阶级地位,他所具有的民族文化背景等等都会对其审美趣味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二节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1、审美活动的特点。答:(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2、人与世界的本己性交流具体指什么?答: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在当下直接性的情况中所展开的一种最具本己性的精神交流与沟通,它既是主体得以能动地表现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对象能如其所是地呈现自身的一种生动过程。3、为什么审美活动是有限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答: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就是说,它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无功利性,既具有自律性,又具有他律性。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就恰恰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第三节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审美活动价值的的特殊性?答:所谓审美活动又具有他律性,就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1),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人的审美对象的范围,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也决定着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2),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3)各种审美形态,如美,崇高,悲剧,喜剧,怪诞,中和,气韵,意境等等的历史性生成和演变,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因此,审美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之间有着剪不断的,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第四节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1、人的存在方式的特殊性。答:审美的需求就内在于人类特殊的生命活动中,审美活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一种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2、审美活动怎样体现人的本质性存在?答:具体表现在(超越性、自由的、应然的存在方式):(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
美学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