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文化》学习论文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 徽商在历史上曾展现了其辉煌的历程, 本文从其成功之道,文化根基,衰落原因等方面介绍徽商的文化理念及其现实意义。关键词:徽商,文化根基,衰落,意义。徽商经营理念与商业文化徽商是我国古代商业的一次崛起,是商业文化的一次革命;徽商倡导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商业道德;徽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商务理念。徽商的成功之道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探讨徽商的成功之道,一是徽商的创业精神,二是徽商的创新能力。徽商的创业精神表现在拼搏、勤俭、谦让、诚信等几个方面。徽州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艺,奋力拼搏。他们重勤俭、重自强自立,“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行谦让之德以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是徽商的又一个特点,信奉“世事每逢谦处好,便宜多自吃亏来”,“忍半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因此,徽商的客户关系、同行关系、宾东关系、政商关系特别融洽,为自身发展增强了合力,减弱了阻力。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二字是徽商创基立业的根本,杭州胡雪岩故居第三进中堂挂了一幅竖匾,上书“戒欺”两个大字。徽商的创新能力源自徽商的注重实践,终生学习,日新月异,以人为本等理念。许多徽商都是从小本经营开始,逐步发展,在经商的实践中学,从实践中知难克难,学实用知识,创实在效益,崇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西递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徽商终生学习,不断创新, “得地还须进一步,知天更上一层楼”。徽商的文化根基: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也是“徽文化”的根基。从区域文化特征上看,徽州是明清两代主流文化——以儒学为基础的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儒学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一代徽商精英创业、创新的指导思想。“儒商”是徽商的主要特征,徽商以儒学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具有共同的观念信仰、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的“文化特质”,建立了一种以同行公认、自愿遵守的商业行为制度为特征的“文化模式”。如在商业行为中,“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以人为本”;在创业发展中“讲勤俭”、“讲谦让”、“讲和谐”、“讲效益”;在学习修养中提倡“自主自立”、“行而后知”、“学无止境”、“学以致用”等理念。如果把徽商比喻为中国商业经济的种子,“徽文化”就是萌发、培育的土壤。而徽商的崛起又为“徽文化”的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恩格斯说: “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徽州的富商巨贾, 多热心于“出巨资办书院”、“延名师课子孙”,既促进了“徽文化”的昌盛, 又成为振兴徽商的强大动力。徽商衰落的原因:为什么称雄中国商界四百余年的徽商在清末民初却逐渐衰落呢?徽商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儒学理念的影响:随着我国封建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变革,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徽商文化未能“与时俱进”,封建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如攀援官府、官商勾结、重宗守礼、光宗耀祖等落后于时代的观点,禁锢了徽商的经营活动, 许多徽商认为“世间第一等好事惟有读书”,功成名就的徽商最终追求的不是在商界继续做强做大,而是衣锦荣归,课子读书求功名。二是封建社会官场倾轧的影响: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大徽商都是依靠官府特许经营的官商,随着官场斗争的成败
徽商文化 论文 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