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园合作的方案.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家园合作的方案《纲要》指出:“儿童的发展受到来自学前教育机构、家庭、社会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学前教育机构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互相协作、配合,提高对儿童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可见,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园合作才能发挥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意识到: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角色意识、与家长的沟通能力、与家长的互动方式等因素都影响着家园合作的水平和成效。因此,针对教师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园优化指导方式,帮助教师形成家园共育的理念,走出家教指导困境,提升开展家园合作的能力。一、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教师的角色意识主要指教师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规范的认知和体验。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扮演服务者、指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等综合性的角色。然而,这些角色意识的形成、内化乃至成型,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需要教师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感悟和强化。由此,我园运用“学”“思”“行”“辨”的循环方式对教师开展培训,帮助教师厘清自己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逐步形成角色意识。“学”是从理论文本中学习,即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获得初步认知,了解角色内涵。幼儿园为教师提供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家教指导》《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等文本和书籍,鼓励教师先开展自学,再结合每两周一次的小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学习、讨论,使教师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思”是“学”的延续,即教师通过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思考,强化认知,明确角色定位。幼儿园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案例研讨活动,将教师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困惑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开展集中式或网络式研讨,教师共同剖析、研究,寻找解决方案,逐步形成在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意识。“行”是学习后的体验和实践,即教师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了解家长的角色心理,在行动中学会换位思考。幼儿园鼓励教师主动与家长进行互动,通过家访、家园之窗、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每次活动后撰写活动记录,并分析活动效果,在实践中积累家教指导经验。“辨”是成长中的反思,即教师通过分辨行动中的角色定位是否合理、合作中的角色行为是否恰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如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将教师和家长互动的片段演绎出来,让教师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感悟不同的互动方式中家长的心理变化,切实转变教师家庭教育工作的观念。这些培训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例如,我园小一班由两位年轻教师负责,新学期开学才一个月,便有家长投诉教师常常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批评家长溺爱孩子,并指责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家长认为这种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把教育责任全推到家长身上,是不可取的。与两位年轻教师沟通后我们了解到,教师指出家长的不当行为,出发点是为了取得家长支持,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但他们缺乏家庭教育工作的经验,反而使家长产生负面情绪。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将这一案例抛给大家,教师运用学到的理论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分析后发现,案例中的教师用评价者、批评者、指挥者的角色代替了服务者、指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随后,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小一班的教师重新确立了角色定位和行动策略,最终取得了家长的认可和配合。二、增强教师的沟通能力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敏锐地感知家长的多元化需求,这也是实现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的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