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材料》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较容易理解,但内容非常丰富,是绝好的渗透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教材。如何突出科学探究、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的意识,便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但教材比较注重科学探究的思想及环保意识,同时对材料的分类及合金的概念也有一定要求。如何更好突出上述的思想,如何使学生更有兴致学好本节课呢?在看教学参考书,我看到这样的一句话:使学生有节约资源的意识。我想为何不能重点突出这句话,以此为主线来设计教学过程呢?所以先介绍了我国各种资源目前的紧缺情况,促使学生有节约资源的意愿。再提出如何节约资源,也就顺理成章了。再出示我校里钢铁生锈的图片及生锈造成损失的数据,再探究钢铁锈蚀的原因,运用知识解决校园中的问题。然后再出示一些生活垃圾的图片,找找垃圾中有用的物品,渗透节约资源的意识。如何回收呢?也就想到了要分类回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垃圾回收。整节课环环相扣,真正做到做教材的开发者,而不是忠实的奴隶。 在探究钢铁锈蚀的原因之时,事先让学生做好实验,课堂上一个小组汇报整个探究过程,同时谈谈成功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这是整节课高潮的地方,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针对研究钢铁生锈时是否与空气有关这一装置要不要密封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辨论,通过辨论学生认识到实验设计的缺陷,同时其他同学也充分地肯定这一小组认真细致的精神。通过学生质疑、评价、自我评价等,真正达到评价有效性。但课后我想:当时如果能再向这组同学提几个问题,如:为什么要在水面加一层油等,虽然很多同学知道其中的道理,但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在课堂中我只考虑时间的问题,忽视这部分学生的存在是这节课最大的败笔。但同时也显示处理时间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也是教学中的矛盾之一。
《常见的材料》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