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训目的使学生了解、感知本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业务范围内的现代社会生产实践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工艺过程及工艺技术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吃苦,动手能力强的工作作风。二、实训内容和要求1、实训内容:(1)到实训单位(地点)参观了解与本专业领域应用、发展相关的内容,或按照实训计划安排,认真参加训练,做好每一天的实训日记;(2)按照实训计划安排,认真参加专题报告(讲座),并做好笔记。2、实训要求:对实训单位和内容进行实地了解和训练,并结合实训体会形成实训报告或参加实训考核,在实训结束后交带队指导教师。三、实训方式1、由教师带队,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实训单位参观见习或实训;2、为学生组织专题报告(讲座)。四、实训指导教师的要求和任务1、负责向实训单位提出专业实训(见习)的计划和内容,与实训单位的领导、技术人员充分沟通,并确定实训(见习)的方式和步骤;2、负责联系安排1—3次与实训内容相关的专题报告;3、负责具体的实训(见习)指导和管理工作;4、做好实训(见习)前的准备。至少在实训(见习)的前一周,向学生公布专业实训(见习)的计划、内容、要求;5、负责布置和收集、整理各种实训(见习)材料(专业实训手册),评定见习成绩。五、实训时间与地点的安排及要求1、实训时间:依照人才培养计划进行。2、实训地点:由教研室负责联系和安排,但要本着就近的原则,选择管理秩序、工作条件较好且规模大的单位。六、考核方法和内容及标准考核方法:由带队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评定。专业实训为考查,1学分。考核内容:专业实训日记、讲座笔记、实训报告(实训考核)和实训考勤。考核标准:实训成绩采用五级制记录。先用百分制记评,再换算成五级制。其中专业实训日记和讲座笔记占50%,实训报告(实训考核)占40%,实训考勤占10%;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七、教育实训守则1、学生应自觉遵守实训单位(地点)的有关规章制度,维护实训单位(地点)的工作秩序和社会安定。2、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专业实训,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须事先由所在院系审核并作出具体研究,报教务处批准,并参加下一届的实训。3、实训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作息制度,按规定时间、内容和要求参加实训,不得迟到、早退,有事请假必须经带队指导教师批准,否则,擅自离岗者,按旷课处理,且不能参加卡和获得实训学分。4、服从组织安排,虚心接受带队指导教师、实训单位和技术人员的指导,认真负责、积极完成各项实训任务,不许议论、顶撞或批评实训单位的领导和员工。5、实训期间如有违纪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6、无故不按时交专业实训手册者或请假时间超过专业实训总时数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专业实训成绩。一、实训计划安排二、实训日记1年月日实训地点:天气:实训体会:二、实训日记2年月日实训地点:天气:实训体会:二、实训日记3年月日实训地点:天气:实训体会:二、实训日记4年月日实训地点:天气:实训体会:二、实训日记5年月日实训地点:天气:实训体会:二、实训日记6年月日实训地点:天气:实训体会:三、专题报告(讲座)1主题:报告人:时间:年月日地点:
一、实训目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