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学习生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就没有新中国。毛泽东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不崇拜不学习英雄的民族也是可悲的民族,我们应当向毛泽东学习什么呢?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军事家、经济学家、导师和领袖。他的本领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所以,我认为我们学习他应当从学习开始。毛泽东经常用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启发全党,充分证明了他的学习是经常和始终的。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我们现在许多同志不下苦功,有些同志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打纸牌、打麻将、跳舞这些方面,我看不好。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毛泽东同志一生与书为伴,走到哪里,把书带到哪里,几乎每天都要坚持读书。革命战争年代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亦如此。直到20世纪70年代,他老人家疾病缠身,甚至在生命进入抢救状态、弥留之际的时候,仍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习。毛泽东同志晚年患有老年性白内障。1975年7月下旬,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照下,医生给他做了眼科手术。手术之后,眼睛一时不能看书,他就让工作人员为他读书。一周后,医生摘掉蒙在他眼睛上的纱布,一只眼睛能看清楚东西了,他便借助刚刚治好的这只眼睛,坚持自己读书。这时候他虽然能自己看书,但由于身体过于虚弱,两手已经没有举书的力量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就帮他举着书。为了保护他刚刚治愈的眼睛,医生嘱咐他不要看书过多,可他还是不顾医生的劝告,读个不停。1975年8月,也就是眼科手术不久,他就用颤抖的手在新印的大字线装本《鲁迅全集》、《二十四史》的许多册中圈圈点点,在有的封面上,他还用铅笔亲自写了“”。在《鲁迅全集》第五卷第五分册的封面上还写下了“吃烂苹果”几个字。原来他要工作人员给他读本分册中的《关于翻译(下)》一文。鲁迅在文中用吃烂苹果的例子来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有缺点的人和文艺作品。他对鲁迅这种见解很为赞同,当工作人员读到有关内容时,他高兴得连声称赞说:“写得好!”1976年9月初,毛泽东再度病危,医护人员立即实施抢救并加强监护。从9月7日到8日下午,弥留之际的毛泽东仍坚持要看文件、看书。7日这天,经过抢救刚苏醒过来的毛泽东示意要看一本书。由于声音微弱和吐字不清,工作人员没能明白是要哪一本书。毛泽东显得有些着急,用颤抖的手握笔写下了一个“三”字,又用手敲敲木质的床头。工作人员猜出他是想看有关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书。三木武夫是当时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内阁总理大臣,正在参加日本大选。病危的毛泽东仍关注着他的情况。当把书找来时,他老人家略微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态。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毛泽东只看了几分钟,就又昏迷过去。根据医疗组护理记录,8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11次,共2小时50分钟。1939年他老人家46岁的时候曾说过:“年老的也要学。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末就要学9年零359日。”毛泽东同志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直到197
7月美文-毛泽东的学习生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