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组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学科组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基层单位,在教科研、剖析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所学校要想有生存价值,就必须要有良好教育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提升,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保障又在于学科组有效管理,因此只有加强学科组建设,规范教学工作管理,才能保证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下面浅述我们对学科组建设一些做法。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是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全面改革。理论知识是业务能力、水平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科组教师理论学,特别是学科组长水平。学科组长是一个学科领路人,俗话说:有怎么样领导就有怎么样下属,学科组长决定着该学科发展与创新,只有高水平、创新能力强学科组长才能带领出一批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如何让我校学科组教师提高整体素质,适应课改形势,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问题。为此,我们结合实际,遵循在职教师培训规律与特点,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提高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多途径、多形式地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掌握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全面实施,如何按照新课程要求,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课题。在过去几年里,我校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通识培训,主要组织了全体教师学习了《课程标准》《课堂管理技巧》《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选编》《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剖析》《现代教育评价》《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培养与训练》等有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课堂教学理论书籍。同时,我校还定期举办交流研讨会,促使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吸取新理念、新思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我校教师在集体组织理论学习基础上,树立了主体意识,增强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自我学习理论习惯。学校订阅一些教育教学书籍或报刊,让教师们随时随手地阅读学习。通过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途径帮助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把握课程改革内涵,提高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实验自觉性及实效性。 3.“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我校充分利用城乡联动机制,请联动学校教学经验比较丰富骨干教师到我校上课,现场指导;同时每学期还组织教师到外校听课,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学习先进经验,与这些先进学校老师们座谈,交流教改心得体会。通过培训、学习、体验、反思、交流、总结等一系列过程,促进了全体教师逐步树立新教育理念,大胆投身于课改实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二、规范教学管理,强化科组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教学工作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那么,如何做到管理规范呢?首先,定期召开学科组长会议、教师会议,使每月一次科组例会、每周一节课科组教师业务学习成为常态,在会议上讨论学科组在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方法。其次,要求学科组制订出每个月、每周业务学习内容计划,有了计划,工作才能顺利进行。第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遵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工作常规,认真抓好备、教、改、辅、考、评等工作。、深入课堂听课,学校领导随堂跨科听课,听后相互交流意见,促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打好信
强化科组建设 规范教学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