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深教〔2010〕555号各区教育局、各新区公共事业局,市局直属各中小学:为切实落实省教育厅制定的《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广东省中小学建立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广东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试行)》、《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等四个工作规范文件,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明确目标与任务,把握内容与原则(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尊自信、坚韧顽强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预防和减少学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引发的过激行为和伤害事故。(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自我认识、自尊心理、情绪调节、意志品质、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人际交往、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发展性原则。教育活动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体活动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心理成长,不能只偏重于某一方面的心理辅导和问题解决。二是主体性原则。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和培育学生的成长动力,以平等民主的理念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主成长,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通过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体验、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二、形成全方位的规范化工作模式(一)坚持全方位的工作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全方位的工作理念: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让每一位学生受益。(二)把握“三结合”。学校主管领导加强行政性管理,专业心理教师负责业务性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现代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需要,两者之间形成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给予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科学性的心理辅导,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成长的关注。(三)抓好常规工作的五个途径一是开设心理教育活动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渠道进行教育。其课时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和地方课程中安排,列入课程表。每学期的课时计划,小学不少于8课时,初中不少于6课时,高中不少于4课时。二是班主任工作渗透,主要通过班会课和班级日常管理进行渗透教育。在班级工作中,要关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氛围和班级规章四个要素的建设。班主任要能够主持心理教育活动形式的班会课,能够进行一般问题的心理辅导。班主任还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在家长会或日常与家长的联系中有意识地指导家长关注子女的心理成长。三是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整合。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

关于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