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贡布里希与《艺术与错觉》理论分析.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贡布里希与《艺术与错觉》的理论分析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对贡布里希的生平和他的成就做了简要的说明,对《艺术与错觉》每一章的内容做了简要的概括。《艺术与错觉》是一部20世纪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文献,是一部不断令人思索,不断产生硕果的著作。关键词:贡布里希;图式;知觉;错觉 0引言《艺术与错觉》是一部当代西方公认的二十世纪理论的经典著作。本书不仅涉及美术史的许多研究领域(包括古埃及的艺术程式、古希腊艺术革新等等),而且还涉及了哲学、文学、心理学等学科。贡布里希在论证这些问题时逻辑清楚,运用娴熟,知识面广。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为什么不同的文化、时期和艺术家以不同的甚至矛盾的方式去模仿性地再现这个世界,尽管如此,这种方式还可以被组织成一个有连贯性和有解释性的历史性的序列。对各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做了不同的讨论。 1贡布里希的简介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于1909年3月30日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后移居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贡布里希是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人物,曾任伦敦大学古代文化史、艺术史教授,及瓦尔堡研究院院长(1956~1976年),英美多所著名大学客座教授等职位。曾获伊拉斯谟奖、黑格尔奖等多项荣誉奖,因其学术上的贡献,1972年被英国王室授予爵位。而1924年德沃夏克的名著《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对贡布里希以后的学术研究影响很大,直到1993年,贡布里希交了博士论文,结束了艺术史学习。恩斯特?克里斯和卡尔?波普尔也对贡布里希的学术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维也纳经济萧条,贡布里希并未找到工作,他结识了他的师兄克里斯,克里斯是弗洛伊德圈子里的人,既是一名美术史家,也是一名心理学家。贡布里希受克里斯的影响很深,则根据心理学等方面,对再现性图像进行了历史研究。除了克里斯之外,卡尔?波普尔也对贡布里希的学术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波普尔是一位富有智慧的哲学家,在希特勒占维也纳前夕,贡布里希和波普尔相识,贡布里希与波普尔相互学习,相互丰富各自领域的知识,贡布里希从波普尔那里学到了关于科学哲学和知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贡布里希也以他惊人的艺术史学识丰富了波普尔,两者交往十分密切。 2对《艺术与错觉》的理论分析在《艺术与错觉》序言中,贡布里希强调这部著作是“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一方面是“图画再现”,也就是说,他避开了非再现性(即非具象艺术)图画问题,另一方面他研究的是“再现心理学”,而这种研究性对象即再现性图画。他是逾越艺术领域进入知觉和错觉的,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错觉和对知觉和错觉的广泛探索。(1)绘画是转换,而不是摹本。解释光线转为颜色的英国画家康斯太布尔是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引证的一个重要范例。康斯太布尔是被称作“印象派绘画之父”的风景画家,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家。贡布里希以康斯太布尔的三幅画:《达德姆溪谷》(油画速写)、《从兰格姆看德达姆的景色》(铅笔)、《德达姆溪谷》(铅笔),做了比较和分析,从后两幅画中素描的不同部分所反射的光的强度来看,其实仅是略有加强而已,而从第一幅油画速写的画面上,明暗层次已转换成色域,这就是素描转化为色彩的关系。(2)没有图式(脑海中的预成图式)就把握不住母题。贡布里希认为在摹写和再摹写的过程中,艺术家把一种新的模式同化为自己的模式和图式,没有图式就把握不住母题。艺术家对母题的摹写中运用了自己的思想和技巧,不

对贡布里希与《艺术与错觉》理论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nanjringh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