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初探.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初探.docx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初探摘要: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本文从学制的角度出发,研究“五年一贯制”和“对口招生”中高职衔接模式,打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发展的桥梁。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五年一贯制 对口招生0引言中高职衔接模式是职业院校采用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高职衔接模式”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政策法规、招考方式、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相互衔接、共同合作,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1中高职衔接模式概述目前,中高职衔接大致分为两种,即学制衔接模式与非学制衔接模式。如图1所示。图1 中高职衔接模式学制衔接模式有两种操作模式,即“五年一贯制”模式和“对口招生”模式。“五年一贯制”面对初中毕业生,经过考试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学制五年,前三年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实践性、职业性、专业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口招生”模式,又称为分段式,即中职学生毕业后参加高职的入学考试,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当前,许多中职学校采用了“3+2”或“3+3”模式。非学制衔接模式是一种相对灵活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它通过灵活的教学制度以及一定的教学评估手段来实现衔接。申请人员通过规定的考试或评估,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标准,就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学习,从而实现中高职的衔接。2“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五年一贯制”将教学分为两个阶段。采用“五年一贯制”的学校,一般将教学分为两个阶段[1],即中职学习阶段和高职学习阶段。中职学习阶段以基本知识和初级技能学习为主;高职学习阶段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在实施过程中将这两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的优点“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有以下优点:①有好的生源,利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一,“五年一贯制”的招生对象是参加统一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学生的基础较好,也较整齐。其二,五年的学制里,可以对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学生能够更系统地进行学习。从这个层面上,“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模式具有总体上的办学优势,更好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②吸引生源,实现中高职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目前,职业院校正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五年一贯制”的教学模式,能同时增加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中高职衔接能使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方面进行互补,使教学更顺利地进行。③统一安排教学,有效避免教学重复。“五年一贯制”学习的学生,在五年里完成中职和高职的学习,获得高职毕业证书。与中职和高职独立分开的教育模式相比,能缩短一年的时间。“五年一贯制”在教学过程中,中职与高职教学计划相呼应,在理论课程、实训课程等方面能实现一体化,这样,避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重复,使教学计划更科学、更高效。“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模式的缺点①五年的学习,学生易产生疲怠。“五年一贯制”实施的是五年制教学过程,时间较为漫长,没有淘汰机制的约束,学生易产生疲怠,影响学业的发展和毕业生的质量。②中高职衔接难以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在“五年一贯制”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中,中高职院

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okaishui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