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教学反思.doc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十月份数学教学反思一年级 李清凤本月我所教学的是第五章《认识10以内的数》和第六章《认识图形》两部分内容,下面将本月所教学的内容作一下反思:-《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数10以内的数,认数字,写数字,以及有关本单元内容的数学实践活动。这部分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于了解数学的用处和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认数字,写数字,教材中采取了穿插进行、适当结合的编排方法。一般地说,儿童入学前大部分都会数10以内的数,但认数特别是写数,有些学生不一定会,而且教学生把十个数字写得整齐匀称还是比较难的,采取上述编排方法可以分散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在认数字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写数字,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写法。数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加减计算离不开集合、对应、基数、序数理论,但这些内容又不宜对小学生讲,因此,教材中采取适当渗透的办法,通过图形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不会加重学生负担。例如,在数数时,实质是先耍对实物进行分类,把每一类看作一个集合,然后依次指着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分别同自然数中的一、二、三……一一对应(进行数数),指到最后的一个元素,同它对应的自然数就是这个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也就是物体的总数。又如,在第10页引入加法时,渗透并集思想;第11页引入减法时,渗透差集思想;第24页讲0的时候,渗透空集思想。教学时,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J“对应^等名称。教材在认数、数数方面,加强了数的概念和数的顺序的教学。从教学2的认识起,都强调在前一个数上添上1,就得到下一个数。例如,1添上1是2,2>1;2添上1是3,2<3,3>2o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为以后学自然数列增加感性认识。本单元教材注意数和形适当联系。一方面,结合认数和加、减计算经常出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作为实物教具;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直观地反映出某些图形的特征。例如讲3和4时,出现用小棒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使学生初步看到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再如讲6到10各数时,出现直尺,使学生看到数和直尺上的刻度对应,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序的理解,又为以后学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做准备。二、《认识物体》教学反思一年级学生刚从学前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主体图形,并以实物体屮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课前一段时间里,我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屮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等,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球体有牙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画出数学模型图,如长方体、圆柱、球的线描立体结构图弄。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按要求收集好相关生活物品以作学具。教学中,首先出示我收集的各种图形,让孩子们一一识别,然后让孩子们倒出自己的学具,试着把自己认为是同一类形状的物品分在一起,接着出示牙膏盒,让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状特征,如数一数有几个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样的,这样引导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屮探究并认识,像牙膏盒这种有6个面组成的,对着的两个而的大小一样的物体就是长方体,然后我再
十月的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