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参加重大抢险救援活动心理工作预案事件类型:官兵在灭火救援中,经常会遇到高温、大火、浓烟、毒气、爆炸、死亡以及洪水、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对官兵的心理会造成严重影响。心理特征:入睡困难、反复做有关灾难的噩梦;反复想起灾难时的场面,比如烧焦变形的尸体,烧伤人员的呻吟惨叫声,人们的奔跑呼救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下降;不想谈论有关灾难的细节,或者不愿意到灾难的现场,不愿意与灾难有关的人接触;坐立不安,对于小事情也会出现惊跳反应,十分紧张,注意力难以集中。疏导形式: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疏导主体:地方专业心理咨询师疏导对象:参战官兵实施地点:心理疏导室工作步骤(一),陪伴他一起解决问题,危机干预工作人员要尽量尊重并接纳危机当事人的情绪感受,并给予支持。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引导处在危机中的官兵充分讲出这些日子以来的感受和身心反应,接纳其担心、恐惧、焦虑、无助、沮丧、失落等情绪。(2)强调各种反应的正常性及个人的独特性与个别差异,避免自责和自扣帽子,充分给予支持与鼓励。(3)注意危机当事人的信念,若有引起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引导重建理性认识。(4)给予准确的关于事件的信息。(5)进一步教导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放松技巧、呼吸、冥想、运动等)。(6)引导讨论、觉察自己的看法有哪些改变等。、情结、情景、情境,继续完成心里能量的释放。当负面的能量释放干净了,认知就改变了,行为就改善了。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以角色扮演方式,完成心里能量的释放。(2)以情景承接方式,完成负面情绪疏通。(3)以空椅子技术方式,处理当事人堵截在心里的情绪。(4)以意象对话、催眠技术,深入潜意识激活事件进行治疗。(5)以放松、冥想、象征性引导,修建内心稳定系统。(二),共有以下7个阶段:(1)介绍:介绍团体疏导的目的、人员和方法。(2)事实:让官兵回忆讲述抢险救援过程中的亲身经历,譬如:身在何方?在做什么?见到什么?许多时候,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很混乱,单是能够澄清发生了什么事,便会减低谬误的思想和这些思想所带来的压力。(3)想法:当时在现场的想法,有一部分会维持很长的日子,处理不当,这些想法会带来很多问题。(4)反应:这一阶段,官兵会回想当时的一连串情绪上的反应,例如恐慌、无助感,甚至是生理上的反应,如呕吐。(5)症状:抢险救援事后适时或相隔一段短时间之后产生的各类型问题,例如失眠、噩梦等等。(6)辅导:在这个阶段,心理干预工作人员要扼要介绍和说明以上种种反应,哪些是正常的,什么是需要留心甚至是寻找专业人士作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还会提供一些一般人自助的方法。例如,要保持信心,因为大部分的问题都会在短期间内消失,多和战友在一起,互相支持、勉励;避免在这时候作重大的决定,多做松弛练习,保持身体健康,小心饮食,维持适当的文化体育及娱乐活动等等。(7)恢复:总结的阶段,工作人员要归纳整个团体辅导的重点,澄清一些问题,派发有关资料或资源,安排适时的跟进。重点是对官兵施以必要而及时的成长教育,使其心理不仅仅是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是高于危机前的水平,经由危机而得以强化身心全面发展。从而激发官兵通过
消防官兵心理预案之抢险救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