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温岭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反思
温岭市实验学校童鹏
今年的数学中考试题,命题做到“不超不高”,即在内容上不超过《学业考试说明》在考试目标中所列的范围,在要求上不高于《学业考试说明》在考试目标中所列的考试要求。但对能力要求有所加强,开放题、探究题及创新题所占比例比往年有所提高。有一定难度的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着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所涉及的知识均是《学业考试说明》中规定的重点内容。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特色,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等四基的考查,加强思维能力考查,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简单应用。
一、试卷答题情况:
我校学生总人数为439人,中考数学平均分在135分左右,最高分150分,且得A率有180人,优秀率为41%。通过分析,学生的基础不错,所以在基础题的得分率较高,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够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两大题得满分,而另外一部分的失分率主要在填空题第9、10题,选择题第16题;另外的错误主要是第21、23、24题。
第9题的错误原因主要是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不够,且学生动手能力欠主动,若进行数形结合,则错误率可减少;
第10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习惯于从表面观察数学,而不善于去抓住概念的本质,没有完全了解完全对称性的特点。
第三大题解答题,21的第(2)小题和23、24题失分较高。21题第(2)小题在于有字母系数存在,有些学生无法对这些系数的整体运用;第23小题主要是阅读理解,以及通过理解的方法和思维推断,来找出所需的准内点,这也体现了学生的图形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综合性较高,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做题,做准确比较困难。
24题主要在于第(3)小题的分段,很多学生对于运动的问题入口较难,这也综合了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画图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的分界点,而且这题的计算要求也较高,学生在这一小题的得分率不是很高,140分以上而没有满分的学生基本的失分都在这一小题。
对学生错误的分析原因主要有:
、掌握不深刻,基本运算能力较差。
,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差。
,即对动手实践、合情推理以及创新的能力有待提高,
,这里指良好的审题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试卷特色:
,严格控制难度
命题根据学生解答试题的思维长度和心理状态来控制难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个学习领域进行组织和命题,试题完全结合数学课本中的主干知识,结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设计,较好的体现了学科特点。全卷有105分左右的试题考察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较难题,主要难在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推理等思维能力要求上,而不是难在技能技巧和繁琐的计算上。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7、13、14、22题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收集相关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考查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贴近时代、贴近生
2009年温岭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