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家风征文3篇.doc精编家风征文3篇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着,让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良好的家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青少年会经过耳濡目染,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我自幼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个忠厚的农民,可他会读《四书五经》、《三字经》,一千多年前周敦颐的《爱莲说》他一背如流水,还有《周氏家训》父亲也能说的头头是道。父亲从小要求我们按照《周氏家训》中“读书为重,克勤克俭,礼义廉耻,取之有道”去做,他还告诉我们“诚、俭、忍”三字是《周氏家训》中最有意义的地方。我小时候每天上学前父母亲总要叮嘱我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要好好学得读小学四年级时,一个夏天上午的一堂写字课,我不小心把自己课桌上的一满瓶墨汁弄倒了,泼在前排的一个叫储风华女同学的背上,这个同学又正好穿的是一件雪白的衬衫,她立马哭了起来,说:“我妈要打死我了,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一件漂亮的衣服,你赔!你赔!”我当时也吓晕了:“好风华,不赔,我给你洗吧。”我哽咽着。放学后,我拿着这件“黑白相间的”衬衫来到一个池塘边洗了起来,我怎么也洗不掉那衣服上的墨迹,我焦急万分,就把衣服平摊在石板上,再用细腻的沙石擦磨,磨了一会儿,又对着阳光照照,看看墨迹是不是没有了,这一看,我吓呆了:衣服上不但还有淡淡的墨痕,而且又增加了许多小洞洞。瞬时,我吓得忍不住坐在那塘境上嚎啕大哭起来。我妈妈闻声赶来,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很严厉地批评了我之后原谅了我的过错,也赔偿了那位同学的衣服。从此,我做事处处小心翼翼,损毁人家东西我会照价赔偿。我嫁到何门已有二十余年了,也深深受着何氏门风的影响。我的婆母是出了名的温柔贤惠。她一直在老家住着,帮着照看那一群小孙孙,好让几个儿子媳妇安心工作。婆婆通情达理,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宽容大度,严谨治家,永远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家人,对自己却很吝啬。最让我难忘的是那年——在处理完婆婆的后事之后,我在收拾她的衣柜时,映入我眼帘的是那么的让人难以相信,衣服里面有好几个包袱,包着的是保存了几十多年的碎布头和几身补了又补的棉布衬衣,缝了又缝的发黄的蚊帐。想着这些,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婆婆乐观爽朗,经常说孩子们小的时候多好啊,能天天围着父母转,全家人守在一起,虽然清贫,但是很快乐幸福。孩子们长大了,一个一个都成家了,就像小麻雀一样的从窝里飞走了。她说着说着,眼睛就湿润了。我现在真正理解了老人的心,她怀念儿孙绕膝的时刻,她更企盼孩子们快快长大,她朴素的语言中,道出了家庭的繁衍和人类生生不息的真理以及对儿女们成家立业的眷恋。也正是婆婆的凝聚力,子女团结、如媲和睦,全家人其乐融融,每逢节假日我们这些后辈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婆婆总是乐颠颠的跑进跑出,结果弄出一大桌菜让我们吃,她系着围裙、站在旁边指指点点,“这叫苦菜,能清热解毒;那是野芹菜,能降血压......”婆婆累得腰都伸不直了,但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从婆母身上体现出的是一个中国劳动妇女的勤劳、善良、朴实,在她身上,我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是乐观向上和自强自立的精神。她用她那朴素的语言,教育、影响着下一代,成为我们生活、事业中永恒的榜样。在婆婆的影响下,我这个小家庭也一直遵循着“孝厚,勤俭,向上”的祖训。孝厚,顾名思义孝顺厚道。字典中也有记载:《史记•吕不韦列传》“蚤自结於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适而子之。”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这媳妇直恁般贤孝。”《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太太,我家有何修持,玉格有多大造化,上天赐我家这一双贤孝媳妇!”我和丈夫当然没有这些古代贤人志士的才华和胆略,但我家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准则。还是用事实说话吧,我俩方都是兄妹六个,我俩都是排行老三。无论哪边的老人生病或者兄妹遇到重大难处,他们第一时间通知我家,我们当然义不容辞了。1991年婆公因积劳成疾得了胃癌,在县医院治病期间全程有我丈夫料理。2000年我的父亲患急性肺结核,也由我的丈夫带到市立医院检查、治疗。兄弟姐妹们一些磕磕绊绊也是我们照顾。我的姐妹多,孩子们也多,自从我家搬到县城住的十几年来,每年不是住着中考生,就是住着高考生,为祖国输送人才搭上了方便之桥,我们毫无怨言。在外打工的兄弟姐妹们每逢节假日回家时,我家就是他们的中转站,我们欣然接待。丈夫待亲人孝悌,待邻里也是友爱的。2003年我家在县城建房,我们工作了十几年才买了一块地皮建房,规划放线时,后面那家人说她家以后要买小车,我丈夫二话不说叫工匠多让了十几公分的路。到现在,有许多人佩服我家人能谦让,
精编家风征文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