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办法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安市委、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的通知》(广委发〔2013〕2号)和《中共广安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贯彻意见〉的通知》(广委办〔2014〕26号)精神,进一步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的作风感恩小平,努力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现就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提出如下实施办法。一、注重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到基层调研制度。局领导每年到基层调研、下访不少于100天,各科室(中心)党员负责人到基层调研、下访不少于50天。要深入信访问题突出、矛盾纠纷较多的地方和部门研究信访问题,探求化解办法,推动“案结事了”。要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局领导开展蹲点调研每年不少于4天。局领导和科室(中心)党员负责人要围绕中心工作,选择重大专题集中调研,每年至少撰写1篇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鼓励党员干部利用探亲休假机会开展随机调研。到基层调研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十一项规定和市委群工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注重了解社情民意、推动工作落实,注重轻车简从、改进作风,注重求真务实、不做表面文章。二、联系指导基层。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区市县(园区)和基层工作制度。每名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联系指导1个区市县(园区)、1个乡镇、1个村的群工(信访)部门和1-2户贫困户,可与“挂帮包”村、定点联系帮扶贫困村相结合,每年深入基层联系地方不少于6次,一个联系点的联系时间不少于1年。要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诉求,帮助基层解决具体问题。要对联系指导地区信访突出问题进行专项督导,帮助基层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推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三、汇集社情民意。充分发挥信访部门直接联系群众的优势,结合办信、接访、办理网上信访等业务工作,建立健全民意调查、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制度。推进信访信息系统建设,拓宽社情民意征集渠道,建立多渠道民意收集平台,及时反馈或公布群众意见采纳处理情况,实现“阳光信访”。建立党员干部与网民有效沟通机制,健全群众工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应对措施,做好对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四、实施“三大行动”。坚持“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每年集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社区及基层联系点,实施大化解、大下访、大治理“三大行动”。党员干部每年开展两次大走访活动,通过进村入户、实地察看、民情恳谈等多种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动态更新和运用好民生诉求、困难群众、信访稳定工作“三本台账”。要积极向群众宣传信访法规,增强群众依法信访意识,认真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化解信访诉求、处置突发信访事件及教育转化信访老户等工作。每年要列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项目、责任人、时间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上学、看病、就业、社保、安居、行路、饮水、用电等民生诉求和问题,注重关爱受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困难党员等特殊困难群体。要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防止形式主义。局领导和科室(中心)党员负责人要带头接访下访、确保每年不少于12天,要采取定期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跟踪回访等方式,推动征地拆迁、劳动社保、环境保护等信访突出问题及时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OPIO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10-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