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我县唐集学校小学部历经三年实践探索,已构建起比较成熟的“三环三学”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目标定向——自学交流——检测反馈”三个环节。“自学交流”是该模式的主体部分,学生以“学案”为依托,在教师有效组织下,围绕预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独学——互学——群学”自主学习环节(简称“自学环”)。整个教学过程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法,以小组交流、展示为主要形式,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一、教学模式 ,教师都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导入新课。这里的情境可以是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联系的复习。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既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生活基础。在引入新课之后,引导学生阅读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才是有效的。“独学——互学——群学”自学环,充分体现并指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独学就是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自学的学案,课堂上学生根据学案的导学要求和学法提示,自主独立地学习教材,解决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互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互相学习交流。学生独立学习后,将自己根据“学案”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将独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在组内进行讨论研究。群学就是组织学生采用小组汇报交流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收获。在学生独学、互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汇报交流,在对话、板演、表演、竞赛等多形式的充分展示中,紧扣学案和文本,通过教师的相机引导、追问、点拨、提升,让学生完成对学案的交流、补充、修正和完善。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自学环”的运用。新知内容可设计成一个“独学——互学——群学”自学环,也可根据学情,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自学环”。一堂课中,“自学环”一般以二至三个为宜。 、当堂反馈。教师在设定教学案时要精心设计本节课的目标检测练习。练习题设计应针对课时学习目标,紧扣学案修正关键处,突出重点,体现层次性。该模式充分体现简易、变易、不易的特点。“三环三学”教学结构相对稳定、简约明了,便于操作,模式看似简单,但实践运用灵活自如,适应多学科教学。模式遵循了“建构主义”与“三论”原理,凸显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充分体现现代学习的选择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二、主要特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靠教师设计的学案引导。当然,这里的教师引导绝不是牵着学生走,而是为学生设计可操作、有空间的自主学习的学案。学案的质量、品位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与品位。设计的学案必须遵循和凸显学科、年段和课时特征,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准确定位教学内容以及每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呈现形式。 ,以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的组成实行优、中、后搭配,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
“三环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