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
指示语主观性的认知研究
A COGNITIVE STUDY ON THE SUBJECTIVITY OF
DEIXIS
李建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年6月
1
国内图书分类号:H314
国际图书分类号:
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指示语主观性的认知研究
硕士研究生: 李建花
导师: 李洁红教授
申请学位: 文学硕士
学科、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所在单位: 外国语学院
答辩日期: 2011 年 6 月 28 日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Classified Index:
.:
Graduation Thesis for the M. A. Degree
A Cognitive Study on the Subjectivity of Deixis
Candidate: LI Jianhua
Supervisor: Prof. LI Jieho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Arts
Specialty: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Affiliatio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June 28, 2011
Degree Conferring Institution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raduation Thesis for the MA Degree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
主观性被认为是语言的固有特性,一直以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而指示
语作为语言中重要的一个系统,它的主观性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
对指示语主观性的研究局限在只借鉴语言主观性的理论,而忽视了指示语本
身的特殊性。本文从人类的认知机制出发,探讨了说话者在运用指示语的过
程中如何通过常规视角、视角的转移以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框架来体现自己
的情感、想法、态度、信仰等,即体现指示语的主观性。
在常规视角中,说话者都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与周围的事物建立联系,
从而留下主观的痕迹,这在指示语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从美剧《成长的烦
恼》第一季中分别选取了包含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等常规
用法的一些语句,发现在这些用法中说话者都是或者隐性或者显性地以自己
所处的时间、地点等作为参考点,把自己置于或者台上或者台下的位置,来
描述其他的事物。
而由于人类具有的视角转移的认知能力,为了表达一种特别的感情,说话
者常把中心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在指示语中就表现为指示映射,造成人称
的转移、“不恰当”的称谓、移情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从日常用语选
取了一些常见的表达,运用心理空间理论来分析说话者如何通过建立新的空
间来达到视角转移的目的。当说话者把中心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时,他/她就
把自己置于这个新的空间,从新的角度出发,更容易让受话者感受到不一样
的情感、更强烈的主观想法,进一步体现了指示语的主观性。
说话者的主观想法在认识情态指示语的运用中也表现得很明显。说话者总
是运用一定的认识情态指示语来表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
判断的基础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知识逐步形成的框架。每个人的认识框架都
是不一样的,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判定就会带上自己的印记,从而表达了
一种主观的看法。本文以情态指示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法为基础,分析
-I-
4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raduation Thesis for the MA Degree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了情态指示语如何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通过对指示语常规用法、发生映射的现象及情态指示语进行分析,本文详
细探讨了指示语主观性的具体表现,这对现实生活中说话人如何发挥指示语
的主观性,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等有一定的启示,同时也进一步揭
示了指示语的本质。
关键字:主观性;指示
指示语主观性认知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