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这一章讲了单片机在现在生活中发张趋势和应用范围,并对本课题背景及意义,叙述了其发展情况。简明说明了本文所介绍内容。
单片机发展史
单片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经典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常见英文字母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它最早 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因为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为使更多业内人士、学生、爱好者,产品开发人员掌握单片机这门技术,于是产生单片机开发板,比较有名比如电子人DZR-01A单片机开发板。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设计理念是经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轻易集成进复杂而对体积要求严格控制设备当中。INTELZ80是最早根据这种思想设计出处理器,以后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发展便分道扬镳。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早期SCM单片机全部是8位或4位。其中最成功是INTEL8051,以后在805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统。基于这一系统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伴随工业控制领域要求提升,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应用。90年代后伴随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提升。伴随INTEL i960系列尤其是以后ARM系列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快速替换16位单片机高端地位,而且进入主流市场。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所以它得到了最多应用。实际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全部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和鼠标等电脑配件中全部配有1-2部单片机。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效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乏了I/O设备。概括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体积小、质量轻、价格廉价、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和结构最好选择。
智能快递柜发展趋势
多年来,伴随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快递业务呈高速增加趋势,但快递末端“最终一公里”投递问题却成为快递发展瓶颈。智能快递投递箱将快件临时保留在投递箱内,并将投递信息经过短信等方法发送用户,为用户提供二十四小时自助取件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很好地满足了用户随时取件需要,受到快递企业和用户欢迎,为处理快件“最终一公里”问题提供了有效处理方案。国家邮政局领导高度关注智能快递投递箱发展,指示要立即开展智能快递投递箱相关标准研究工作,以期在发展早期就对智能快递投递箱使用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规范,以推进这种服务模式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自以来,伴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物流面临着严峻考验。众所周知,淘宝搞双十一活动,掀起了一股网购大风。不仅如此,快递包裹也跟着席卷开来。各地物流仓库全部出现了快递包裹爆仓,出仓速度远远跟不上进仓速度。这种现象出现和快递配送“最终一公里”不无关系。
各行各业试图处理这快递“最终一公里”问题,包含增加配送人员,包裹代收,设置共同配送点等等,不过还是改变不了人等人局面。最终,智能快递终端被引用进来。
在国外,二十四小时自助快递站已经有10多年发展历史,日本每栋楼宇全部有一个标准配置用来收发快递,操作十分简单,只有像信用卡等珍贵或关键物品一定要送达本人签字,德国、俄罗斯、法国、爱沙尼亚等欧洲国全部在使用。
2月至6月,DHL国际快递对瑞士3个不一样地点3台全天候自助包裹终端机进行了测试。第一台自助包裹终端机于2月安装在苏黎世一家加油站,已经投入运行,另外两台将安装到瑞士西部地域。
在中国,智能快递终端还处于刚刚起步状态。不少高新科技企业纷纷推出了多种快递终端。小部分地域已经出现了智能快递终端身影,它们分布在大中专院校、企机关、小区、写字楼、工厂等地。给收件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便捷快递服务。
可能智能快递终端不能完美地处理物流“最终一公里”,不过,能够肯定是它将会给大家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设计研究要求及能实现关键内容
智能快递投递箱系统物联网这一关键技术,包含前台站点快件存取和后台中心数据处理两部分。物联网就是经过红外感应、蓝牙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一个网络。有了“物物相连”网络后还需要依靠优异信息处理技术。
第2章 设计过程及方案
设计方案
系统采取STC89C52单片机板,使用红外线感应模块,按钮矩阵模块,蓝牙模块控制驱动器控制电机转动不一样角度,将齿轮和齿轮
智能快递柜资料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