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河道生态和景观治理.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市河道的生态与景观治理
    摘 要: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下,城市河道硬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石板衬底和浆砌护岸让各地的城市河道发挥了治水功能,但是河流的生态功能、,提出治理河道应考虑营造多元化的生物群落,还要合理配置绿化树种和水生植物,使河道“活起来”、“美起来"。 
 关键词: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治理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5-0059-03
河道,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型,不仅具有防洪泄洪、水利航运的作用,还能改善城市生态与小气候,给人们提供游憩之地。日本在1997年颁布《建设省河川砂防技术标准及解说》,在河道护岸工程设计中提出“护岸往往设置在重要的河边,周围有生态和自然景观等环境,因此护岸应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
  我国在河流保护与河道生态工程技术领域起步较晚,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各地实践中,有些城市采用生态技术手段如生物氧化塘、湿地净化等改善河流湖泊的水质,有些城市运用生态景观廊道治理理念,实现了集水利、生态、休闲、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城市滨水空间,如成都府南河、,我国城市河道治理取得一定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国外先进的河道治理理念及技术措施间存在较大差距. 
 1 当前城市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河道护岸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在“治水第一”的政策指导下,城市河道下垫面被采取硬化处理,平面上进行裁弯取直,为的是加快过水速度,使得城市河道逐步渠道化。水生植物在硬质河道难以生存,微生物、鱼虾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河流的生态功能、,人们将河堤逐年加高,并建设大量钢筋混凝土、块石堆砌的垂直护岸,破坏了原有的河流形态[1]。
  河道景观遭到破坏,降低了亲水性和通达性
  完全人工砌筑的河道与堤岸,改变了在多重自然力作用下形成的河床、河岸的自然特征和重要功能,同时,忽视了河道与城市的横向联系,石砌的护岸垂直陡峭,使得人们走在河边,有一种落差感,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和通达性。河流两岸原本可供人与自然亲近的天然场所被闲置了。
  河道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渠道化的硬质河道,破坏了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河中水草绝迹,两栖类动物的生态廊道被切断,水生昆虫不能正常羽化,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2]。
1.4 水质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两岸的土地被大量开发利用,附近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造成河水水质恶化,加速了水生动植物的灭绝。
 2 城市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2。1 多目标兼顾原则
  城市河道治理不仅是解决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通达性、增加休闲亲水场所等方面。如果仅仅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轻则造成资源浪费,重则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因此必须统筹兼顾。
  2。2 自然生态保护原则 
  依据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景观异质性,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沟通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生境走廊,构建城市河湖
“斑块―基质―廊道”的有机整体。 

城市河道生态和景观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