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景观生态治理的探讨
用户上传
作者:摘要:从国内城市河道治理的误区入手,结合国内外河道生态景观治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河道治理设计思路和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并对目前河道治理的各种误区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法。
关键词:城市河城市河道景观生态治理的探讨
用户上传
作者:摘要:从国内城市河道治理的误区入手,结合国内外河道生态景观治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河道治理设计思路和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并对目前河道治理的各种误区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法。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国内传统的河道整治一般采取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固岸、裁弯取直、疏挖河道等措施,虽在一定时期内保障了河道的安全,但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治理误区:
城市河道治理的误区
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土地开发需求,人们常常把河流越做越窄,甚至被废弃、填埋。导致河道原有的过流能力大大降低,没有可以用来蓄滞洪水的滩地。其结果是洪水不断地淹没城市,人们在遭到自然力量加倍的惩罚。同时,在许多河道的整治过程中,过多地按人的主观意志改变了河流走向,随意裁弯取直,使许多优美的明河变成了暗渠,原来流动互通的水系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水沟,城市水系失去了自我净化的能力,这是典型的与河流争空间。
大量的浆砌石等材料使河道硬化严重,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属性,侵占了生物栖息地,减少了对地下水的补充,造成了水岸景观的千篇一律。这不仅破坏了原来河道的综合功能,而且还会因清除困难造成引洪不畅,导致一场暴雨就到处积水。同时,河道的裁弯取直增大了水流流速,从而加剧了水流对河床底部和河岸的冲刷。
裸露硬化的护岸使得各种污染物未经过滤吸收直接随径流排入河道,导致水质恶化,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成为下水道的排泄场,河流的水质越来越差。有的城市有污水处理系统,把污水集中起来送到远距离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这样不仅非常不经济,也无法进行中水就地利用,污水“搬家”的简单做法也无助于削减排向大自然的COD总量。
在河道的治理过程中,伴随着对河道进行景观化处理,存在着按照部分人的主观审美标准去塑造城市河流的问题。河流的自然性、多样性不但有其美学价值,而且在水文学和生态学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但是有些人总想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去刻意塑造河流。比如为了开发旅游,刻意修建人工水景建筑,修建大理石或者花岗岩的河道,使河流失去了自然美、多样性。
国内外发展情况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都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如德国、瑞士等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荷兰强调河流生态修复与防洪的结合,提出了给河流以空间的理念;英国采用了近自然河道设计技术;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创造多自然河力计划。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进行河道治理较为常用的技术是土壤生物工程护岸技术。
目前国外在河道整治主要成功的措施有:恢复缓冲带、重建植被、修建人工湿地、降低河道边坡、重塑浅滩和深潭、修复水边湿地森林、修复池塘等。实践表明,这些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水的良性循环,改善了生态系统环境,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近年来,国内相关部门吸取了国外经验,在河道整治中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治理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