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课程论文
------菟丝子现代药理研究
菟丝子: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1)《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见中药。含有补阳益阴,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功效。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菟丝子主产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
一.基础情况
:
①菟丝子干燥种子呈扁球形或卵圆形,两侧常凹陷,,短径约1毫米。种皮红棕色或棕黄色,微粗糙。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深色小点,一端有淡色圆点,其中央有线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气无,味微苦涩。以颗粒饱满、无尘土及杂质者佳。
②大菟丝子:性状和上种相同,但较大,长径约3毫米,短径约2~3毫米,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排列成不整齐短线状斑纹。同属植物海滨菟丝子及大豆菟丝子种子在少数地域亦作菟丝子入药。
①菟丝子主产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等地
②大菟丝子主产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1)取本品少许,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胚,形如吐丝。
(2)本品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显著增厚。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列,具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甘,温
归肝、肾、脾经。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1]
二.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
1. 提取
水煎煮法是一个强化浸渍提取方法,只是操作温度较高达成了溶媒点,是中药最早,最常见制剂方法之一。缺点:煎煮法仅适适用于有效成份能溶于水,且对加热不敏感药材。
浸渍法
浸渍法属于静态提取方法,是在常温或在加热条件下浸泡药材,使其所含有效成份被浸出方法。广泛应用于酊剂、酒剂生产,适于黏性药品,无纤维组织结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药材。价格低廉芳香性药材提取,如尤其适适用于热敏感性中药品料。但不适于珍贵药材,毒性药材及制备高浓度制剂
渗漉法
渗漉法是将药材粉碎后装入特制渗漉筒或渗漉罐中,从渗漉罐上方连续通入溶媒,使其渗过罐内药材积层,发生固液传质作用,从而浸出有效成份自罐体下部出口排出浸出液。所得浸出液称为“渗漉液”,适于提取热敏感性、易挥发性或剧毒类中药品料,适于提取有效成份含量较低或要求浸出液浓度较高中药品料,但对于部分提取物为黏性,不易流动物料,不宜使用本法。
回流法
回流提取法是以乙醇等易挥发有机溶剂为提取溶媒对浸出液加热蒸馏,其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重新回到浸出器中继续参与浸提循环进行,直至有效成份浸提完全。但存在着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效率低等缺点
微波辅助萃取法采取微波作为热源,经过分子在微波电磁场中快速旋转和离子在微波场中快速迁移从而相互摩擦而发烧,能量直
2021年菟丝子专项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