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书
1.1互联网市场网络销售大环境
自从“互联网+”一次出现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的热度便一直不减,在多个垂直领域汹涌澎湃地开展起来。广泛涉及教育、医疗、交通、饮食、娱乐、农业等多个领域。互联网对商业的变革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互联网本质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一次普遍性的效率提升,它对传统产业改进业务流程、提升效率的工具有着突破性的作用。互联网带来的最大颠覆即是信息的流动,会让很多靠信息不对称生存的企业无法继续存活下去,让传统公司处于互联网恐慌,,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获得发展以后,企业营销的方式就不再仅限与在平面媒体和电视上投放广告。相比传统的营销方式,互联网营销更容易以低成本获得好效果,,中国的主要消费群体已经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他们更容易受到互联网营销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也更应该在营销时选择互联网新媒体。
1。2互联网市场农业项目现状分析
2013年,我国农产品交易额超过5万亿元。2014年,餐饮业年营收超过3万亿元,,繁琐而复杂。信息不对称状况严重。
2015年初中央下达的一号文件,再次对农业问题进行了强调。例如: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土地制度继续推进,农垦改革首次成为改革重点,农产品生产应重视食品安全等。其中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形式即互联网农产品信息平台,其在流通端的体现是农业电商,在生产端的体现是精准农业的应用。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不仅投资周长,收益低,而且面临的风险更大,但是由于农业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而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将会给农业注入新的动力,使得传统农业发生变革。
近年,在互联网营销大环境的支持下,在国家对互联网及农业的项目的重视下,各个资本大佬都纷纷“不务正业”:阿里巴巴旗下的基金尝试奶牛养殖;乐视推出了自己的线上食品电商平台-—-—“乐生活”;联想以蓝莓等产品为切入点,构建了全新的农业产业生态圈等。传统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后,其在营销、流通、资金、商业模式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例如:农产品的营销可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农产品的流通可以借助农产品信息平台;+农业已经形成了其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条。
目前农业互联网主要有三类:
1、农资电商
农用物资行业整体处于上升期,农资产品主要分为种子(市场空间约3500亿元)、化肥(7500亿元)、农药(3800亿元)、农机具(6000亿元)四大品类,这类农资电商平台试图为农户带来更低价的农资产品,去掉农资贸易过程中的县级、村级经销商。
2、农产品电商
2013年,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元,整个交易过程中,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仍然非常薄弱,且存在着严重的价格不透明问题,互联网平台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让农产品更快更直接的到达有真正采购需求的商户手中。
3、食材配送
2014年,餐饮业年营收超过3万亿元,食材采购规模达到8000亿元。中小餐厅有诸多痛点,采购量小无法获得议价权、采购人力支出及可能发生的灰色收入支出、采购菜品质量无法保证等。互联网平台积极自建仓储物流体系,希望可
互联网 农业营销策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