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调查和培养研究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C DOI : .1672- 1 引言 200 2 年德国心理学家 Pekru n 等人首次提出了学业情绪这一概念, 他们将与学校学习、课堂教学以及学业成就直接联系的情绪统称为学业情绪。学业自我效能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 它可以影响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学生面对挑战性任务的态度、学生学习的坚持性、学习策略等方面, 从而影响学业成绩。学习自我效能感是知识、技能与学习行为的中介, 是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动力源, 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 并对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2 研究资料 研究对象 2013 年 11月, 项目组对淮安某高职院校学生随机抽样调查, 采用集中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 共发放问卷 160 份, 全部收回, 有效问卷 151 份, 有效率 %. 调查样本组成见表1。表1 调查样本组成[[ 成绩\ & 好\ & 中\ & 差\ & 人数\ &27 \ &91 \ &33 \& 自我效能感总分\ & \ & \ & \ &]] 研究工具调查问卷共有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自编问卷, 包括性别、文理、是否独生子女及是否来自城镇等,另一部分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染宇颂、周宗奎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该量表把学业自我效能感分为学能效感和学行效感两个独立的维度。学能效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顺利完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学习能力的判断与自信。学行效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采取一定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与自信。每个维度有 11 道测题,共 22 道测题( Cronbach ’ sa= )。采用五分制评分方式, 分数越高代表效能感越高。此问卷信度和效度较高。两维度可解释总变异的 % 。系数分别为 、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分,是学能效感和学行效感得分之和。 统计方法利用 Matlab 进行方差分析,本文的显著性水平取 。 3 研究结果从调查样本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两个维度的平均数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学能效感( 平均分为 , 总分为 55分) 和学行效感( 平均分为 ,总分为 55分)。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绩的关系,以学生成绩的好、中、差为控制变量,对调查样本学能和学行两个维度的均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 2。表2 不同学的学生测查结果的均值比较[[\& 好\ & 中\ & 差\ & 相伴概率\ & 学能得分\ & \ & \ & \ & \& 学行得分\ & \ & \ & \ & \ &] ]表2 中的数据显示,不同水平学生之间学能效感和学行效感均值相伴概率均小于 , 不同学的学生在学能效感和学行效感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学均得分最高, 而学习成
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调查和培养研究.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