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
摘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动作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使幼儿的心灵得到真正满足。但是目前多数幼儿园并未对区域活动高度重视,在区域活动中存在区域规划、材料投放、教师指导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力图达到帮助幼儿园教师合理利用区域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区域活动 幼儿 教师
目前,活动区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幼儿园中利用区域活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日益受到重视。活动区的建立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自主的活动场所,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活动与交往的机会与条件,为幼儿的发展开创了更好的空间。
区域活动指的是教师以教育目标、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吸引儿童自主选择,并在活动区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活动。[1]郑建成、[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3
2][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65
1]活动区是因材施教、开拓幼儿发散思维、促进幼儿交往、合作、增加幼儿自信心和成功感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的场所。区域活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全面提高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一、区域活动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主要的室内游戏方式,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区域活动的多样性、自由性、趣味性,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规划不同的活动角,科学投放材料,幼儿通过对不同区域内活动材料的自主选择、操作与摆弄,使大小肌肉得到锻炼、活动能力不断提高、手眼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分享、互助与谦让的良好行为习惯,建立起理解沟通的同伴关系;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尽情地抒发情感、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就感;可以使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掌握初步的学习技能。区域活动是一种环境教育,是一种由教师创设的环境教育;是有一定目标和规则的游戏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利补充和延伸,服务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自由活动,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意图与教育要求来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地学习和探索。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正式地表达自己,使个性得到不断发展。同时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动作技能等得到有利发展。
二、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大多数幼儿园活动区和教室在一个房间,教师把活动材料用不同颜色的筐子放在教室靠墙边的桌子上,不同类型的玩具放置点不同,但是各区角没有
相应标志;幼儿多是在早上入园后和午饭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材料进行操作一会,早上操作时间较长一些,主要是等待班级到齐之后进行早操活动;午饭后的活动则是等那些吃饭较慢的小朋友,然后进行午饭后散步。早上活动时教师忙于接待其他幼儿入班,与幼儿家长交流,午饭后教师忙于幼儿午睡准备。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