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巨野城市概况
一、 巨野概况:
1、 四省交界地巨野
巨野县在鲁、 苏、 豫、 皖四省交界处, 菏泽市东部, 邻接济宁市; 辖15个镇、 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总人口98万人, 总面积1308平方公里, ; 巨野县人民政府驻巨野镇。
2、 历史文化
全国著名“农民绘画之乡”、 “戏曲之乡”、 “中国麒麟之乡”;
巨野, 古称“麟州”, 是春秋“西狩获麟”之地, 秦末彭越起兵之所, 东临孔子家乡曲阜, 西陲牡丹之乡菏泽; 近圣人之居, 沐玄歌之化;
西汉建县, 唐武德四年置“麟州”;
3、 交通现况
巨野区位优越, 交通便利。 地处鲁南经济带关键地理位置, 是鲁苏豫皖四省通衢之地, 东依津沪铁路、 京福高速, 西邻京九铁路、 日南高速。 新石铁路穿境而过、 日东高速和济菏高速在县城北交汇, 327国道和德商公路等15条公路纵横交错, 通航京、 沪、 津等大城市济宁曲阜旅游机场距离县城30公里, 距济南机场、 郑州机场仅2个小时车程
。 公路、 铁路、 水运、 航空相互配套立体交通体系, 使巨野成为苏鲁豫皖关键物流要道和鲁西南运输枢纽。
4、 物产资源
巨野自然资源富饶, 巨野县资源优势显著, 最具代表性是“黑、 白、 红、 绿”四种资源。 “黑”, 即煤炭资源; “白”, 即棉花资源; “红”, 即畜牧资源; “绿”, 即林木资源。
煤炭资源: , 含煤面积约1210平方公里, 且煤质优良、 门类齐全, 煤层赋存稳定, 是华东地域现在储量最多、 煤质最好大型整装煤田。 年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龙堌矿井已正式生产, 年设计生产能力180万吨万福矿井立即正式开钻。 刚刚探明李集煤田、 薛扶集煤田正在进行精探。
石灰岩资源: 巨野是菏泽市唯一有山石资源县, 石灰岩储量达10多亿吨。
棉花资源: 全县棉花80多万亩, 总产120万担以上, 位居全国四大棉花生产大县前茅, “国花”牌原棉位居“全国十大棉花品牌”之首。
畜牧资源: 巨野县畜牧业发展前景宽广, 是国家级“鲁西黄牛”、 “青山羊”、 “小尾寒羊”、 “长毛兔“繁育基地县
林果资源: 果园面积15万亩左右, 年产优质果品65万吨; 大蒜35万亩以上, 年产50多万吨; , 林木蓄积量200万立方米。
二、 经济环境分析
近几年, 巨野县宏观经济高速增加,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提升, 为房地产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愈加好地分析判定巨野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关键来看一下-城市经济发展态势, 为我们投资决议提供参考依据。
地域生产总值:
从上图能够看出, ,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加20%; 整年实现地域生产总值120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
整年地方财政收入:
从上图能够看出, ,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加44%; 整年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 在全省排名上升至第65位。 巨野县地方财政收入连续快速增加及产业结构调整, 带动了巨野房地产市场需求快速提升。
从巨野整个经济发展态势看, 巨野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步地提升, 经济发展速度在加紧。 巨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未来几年内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
巨野二三产业发展加紧,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2: : : : 26, 第一产业结构百分比在下降; 第二产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百分比最大, 成为城市主导产业, 这也说明巨野正在转向工业城市, 城市地位和经济实力伴随工业经济稳固发展将有质提升; 第三产业百分比也在逐年提升, 说明巨野商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也有了较快发展, 对于城市化发展和吸纳周围人口进城有较大作用, 从而带来了旺盛市场需求。
巨野人口结构和收入:
巨野县由原先关键以资源开发型为主逐步地向资源开发型、 高新技术型、 文化旅游型城市并重发展转型, 人口结构逐步改变, 城市中间阶层扩大。
初步估计, 巨野县新增人口关键由三部分组成:
1、 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
2、 当地及其外地制造业工人(如华尔润玻璃, 则关键来自对周围农村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吸纳);
3、 新兴工业产业链吸纳人群(煤炭产业链);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
◆, 巨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113元; , 巨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0元, 农民人均
2021年度巨野房地产市场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