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
第十一章
异常产褥产妇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产褥感染、晚期产后出血及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措施。
2.熟悉产褥感染、产褥病率、晚期产后出血及产后抑郁症的概念,产褥感染、晚期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3. 了解产褥感染、晚期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案例导入:
张女士,31岁,初产妇,以“产后第5天下腹疼痛伴畏寒、高热、恶心、呕吐1天”入院。足月妊娠,破膜13小时后临产,因持续性枕横位,行会阴切开娩一女婴。胎盘自然娩出、完整,产后出血150ml。体格检查:℃,脉搏105次/分。乳房无异常,子宫底平脐,有明显压痛。妇科检查:恶露量多,有臭味。该产妇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可能的护理诊断有哪些?针对该产妇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护理措施?
第一节 产褥感染的护理
【概述】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变化。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h以后的10内,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有2次达到或超过38℃。引起产褥病率的主要原因是产褥感染。
1.诱发因素
正常的女性生殖道有自净作用,对致病因子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任何降低生殖道和全身防御功能的因素均可诱发产褥感染。
常见于慢性疾病、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孕期贫血、妊娠晚期性生活、羊膜腔感染、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产前产后出血、产科手术操作等情况。
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需氧性链球菌、厌氧性链球菌、厌氧类杆菌属、支原体及衣原体等,其中需氧性链球菌是外源性产褥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3.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寄生于女性生殖道的病原体多数并不致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数量增多、毒力增强等感染因素出现时可致病。
(2)外源性感染:由外界病原菌进入生殖道引起的感染。可由污染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及产妇妊娠后期性生活等途径侵入生殖道引起感染。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产褥感染的诱发因素,了解产妇营养状况、全身疾病情况;
有无慢性疾病史、体质虚弱、孕期贫血等;
评估个人卫生情况、有无妊娠晚期性生活、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产前产后出血等;
阴道检查及其他产科手术操作中有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情况。
(二)临床表现
(1) 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2) 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最常见)
1.症状 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为发热、疼痛和恶露异常
阴道炎
子宫内膜炎
子宫肌炎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5)血栓性静脉炎
(6)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急性盆腔炎
弥漫性腹膜炎
盆腔血栓性静脉炎
盆腔脓肿
异常产褥产妇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