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do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 教育新课程体系的一次结构性突破,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相 对独立的、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 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可以切实照顾学生的兴趣、 爱好和特长,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而保 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还是创建学校特色的需要,其实施的成 败也是衡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否真正成功的一个重耍标准。定海区 于2004年秋季起全面实施新课程,市教育局又于2005年初出台了《舟 山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施意见》,就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区小学贯彻落实 省、市、区有关课改精神,区域性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如何?我区小学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还可以挖掘哪些资 源,以进一步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为此,拟通过本课题研究,增进 对我区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水平的了解,并提出进 一步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关对策建议。
二、 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在充分了解我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所取得的成绩,诊断分析实施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今后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施水平的有关对
策建议。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 了解我区小学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人士对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认识水平。
(2) 了解我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总体水平,包括课时的 落实、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师的落实、评价的跟进、教学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等。
(3) 了解课程实施存在的区域性差异显著水平,指城乡小学之间以 及同在城区的不同小学之间存在的差异。
(4) 在对上述现状有较为全面和充分的了解之后,结合文献参考资 料中外地市学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提出 加强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和深入实施的有关对策和建议。
3、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调查法为主,调查的形式主要有问卷调 查、座谈了解和个别访谈。调查对象为小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含 相关学科任课教师和非相关学科教师)以及部分社会人士(含社会相 关部门有关人士)。调查对象分布于城区小学、农村边远小学和城郊 结合部小学。
4、 研究步骤。本研究期限为十个月,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1) 准备阶段:2005年4月、5月,制定课题方案,申请课题立项, 做好有关调查提纲。
(2) 实施阶段:2005年6月〜12月,深入开展各项调查活动,分析
处理调查结果,查阅文献以拓展对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的 思考。
在本阶段,我们共发出学生调查问卷360份,调查学校为农村边远地 区学校、成郊结合部学校和城区学校各2所,每所学校落实二年级、 三年级和五年级三个年级段,每校每个年级段任意抽取20名学生。 共发出教师问卷120份,每校20份,其中现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 教师57份,现未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63份。发出家长问卷 60份,其中农村学生家长15名,城区学生家长45名。
(3)结题阶段:2006年1月,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三、研究主要成果
(一)总结提炼了我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所取得的五大成绩
1、课程实施具有计划性。各学校执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总体良 好,既保证课时的落实,又制订有学校总体实施方案和学期活动安排。
(1) 制订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各校都因校而宜制订 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并上交区教育局备案和汇编;组 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确保树立全员课 程意识和全员参加课程实施指导。各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成为了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2) 制订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年执行计划。各学校每学期都制 订有各学段如何实施主题性实践、探究活动,以及学校如何推进“快 乐周末”活动和各种技能展示平台等的具体活动要求,成为了学校学 年和学期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计划开设。各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 得到落实,都排到了学校总Fl课表上,而且从课改年级推广到全校各 年级,课时安排也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必要时候课时可以作 集中使用。
2、 课程重要性被认可。在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问卷调查屮发现,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已经凸显,为广大师生以及学生家长所认 可。
(1) 调查显示,学生、教师和家长均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耍。 在关于“你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重要吗? ”的调查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