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食品安全议题研究
摘要:以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框架分析方法,发现其对这类议题的呈现多使用事件或细节框架,侧重于对常用食材的介绍,内容具有一定重复性,其中知识普及为核心结构。针对这些特点,提出健康类公众号应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揭露,拓宽内容范围,增加有关政策解读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议题;框架理论;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众多的公共健康议题中,食品安全议题备受关注。而目前微信公众号已成为食品安全议题传播的重要阵地,在众多的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中,“丁香医生”拥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在各种影响力排名榜单中都名列前茅。因此本文以“丁香医生”为例旨在分析健康类自媒体在面对食品安全议题时采用了何种框架,此种框架的采用能否真实客观地解释问题并真正推动受众有关食品安全素养的提升。对于媒介文本中框架的使用,台湾学者臧国仁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其中高层次的框架主要是指文本的主旨,即文本的主题结构。黄旦将这种主题结构定义为“新闻报道中的假设——验证特色,即报道有一个基本主题假设,各种事件出处以及建议主张都为说明、支持这一假设。”[1]框架的中层次结构主要包括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等。框架的低层次结构则更接近于由文本的字、词等组合形成的修辞与风格[2]。
1研究设计
笔者在“丁香医生”中,以“食品安全”为关键词,对截至2019年6月5日12点的全部内容进行检索,共收获样本280篇,剔除一些无关内容,共获得86篇有效样本。笔者主要参考了臧国仁的高中低三层次框架理论,以及一些学者关于公共健康议题的研究,本文的分析主要涉及内容的主旨概念、内容侧重、组织结构三个层面的框架。。参照张明新在有关中国大陆艾滋病议题的媒体呈现的研究中使用的框架[3],笔者将主旨概念框架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价值判断”,凡涉及对企业或个人损害公众健康行为的揭露都可归为这一层次。第二层次为“事件解释”,对近来与食品相关的谣言做出解释、澄清的内容则归为这一层次。第三层次为“生活细节”,例如对某类人群应该吃什么,怎么吃安全健康做出指导均属这一层次。其中层次的判断以样本中内容比重最大的部分为准。。在对“丁香医生”的有关内容进行阅读后,笔者总结出其内容侧重四个主要方面,即“食材”“人群”“功能”与“行为”。所谓“食材”,即内容为针对某一食材的介绍,如鸡蛋、苹果、鱼等。“人群”指的是内容主要面向某一人群,如高血压患者、痛风患者或是孕期妇女等。“功能”则侧重于对达到某一效果给出建议,如减肥、美白、补血等。“行为”则是指对食品处理有关行为相关的内容,如油炸、腌制等。。文本组织结构框架是指文本是以何种方式被构建起来的[4]。不同于新闻报道,健康类公众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新闻再现”“政策解读”“知识普及”以及“健康指导”。根据是否包含这四个部分及其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单纯的“知识普及”“健康指导”“新闻再现”或“政策解读”;或是其中两种或三种的组合。
2研究发现
,价值框架影响大。在对86篇样本的主旨概念框架进行定性的分析后,笔者发现其中使用“价值判断”层次框架
微信公众号食品安全议题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