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酸性土壤上的茶园
主要内容(重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方式与手段:
课时安排与进度:
、碱性的形成(重点)
(重点)
了解土壤酸碱性的成因,土壤活性酸。潜在酸
的概念与关系,土壤酸碱度的指标,以及土壤
酸碱性的调节方法;掌握土壤缓冲性的概念,
熟悉土壤中主要缓冲体系及旱、水田的Eh值。
幻灯,动画演示;举例分析;酸度、缓冲性实
验;
课时数:4
第九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土壤酸碱性反应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纬33),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南北差异很大。
一、土壤酸度(soil acidity)
(一)土壤酸性的成因
氢离子的来源:
(1)水的解离:
(2)碳酸解离:
(3)有机酸的解离:
(4)酸雨:
(5)其它无机酸
(二)土壤酸度的类型
(soil active acidity)
土壤活性酸是自由扩散于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直接反应出来的酸度。
,所以它是土壤酸的潜在来源,故称为潜性酸(soil potential acidity)。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铝离子所反映的潜性酸量,可用交换性酸度和水解酸度表示。
(1)交换性酸度(soil exchangeable acidity)
当用中性盐溶液如1mol BaCl溶液(pH=7)浸提土壤时,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铝离子与氢离子的大部分均被浸提剂的阳离子交换而进入溶液,浸出液中的氢离子及由铝离子水解产生的氢离子,用标准碱液滴定,根据消耗的碱量换算,为交换性氢与交换性铝的总量,即为交换性酸量(包括活性酸)。以厘摩尔(+)/千克)为单位,它是土壤酸度的数量指标。
交换性酸量在进行调节土壤酸度,估算石灰用量时,有重要参考价值。
(2)水解性酸度(soil hydrolytic acidity)
用弱酸强碱的盐类溶液( NaOAc溶液)浸提, 再以NaOH标准液滴定浸出液,根据所消耗的NaOH的用量换算为土壤酸量。这样测得的潜性酸的量称之为土壤的水解性酸。
结果使:①交换程度比之用中性盐类溶液更为完全,土壤吸附性氢、铝离子的绝大部分可被Na+离子交换。②水化氧化物表面的羟基和腐殖质的某些功能团(如羟基、羧基)上部分H+解离而进入浸提液被中和。
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