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念
一、概念:
凡在水中释放H+的物质为酸,
接受H+的物质为碱。
酸碱平衡:是指正常体液保持一定的H+浓度。
酸碱平衡紊乱:当某种因素促使两者比值(缓冲系统: HCO3-/H2CO3=20/1)发生改变或体内代偿功能不全时,体液PH值即发生改变,~,出现酸碱平衡紊乱.
二、酸碱平衡调节机制
体内酸碱的绝对量时时刻刻都在变动,人体通过化学缓冲、肺代偿、肾代偿、离子交换四种基本形式,将PH值维持在一个狭窄的生理范围内。 缓冲是指可以减少某一系统酸碱度变化的作用,其代偿作用微弱。人体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缓冲对:碳酸氢盐系统、磷酸盐系统、血浆蛋白系统、血红蛋白系统。
化学缓冲系统
H2CO3 HCO3 - + H+ 53%
H2PO4- HPO42- + H+ 5%
HPr Pr- + H + 7%
HHb Hb- + H + 35%
HHbO2 HbO2- + H +
2、肺代偿
CO2是代谢的最终产物,是酸的主要来源,由肺脏排出。机体通过调节CO2的排出量或保留量,从而维持酸碱平衡。当呼吸功能障碍使CO2排出过少或过多,使血浆中H2CO3的量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则为呼吸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co2
o2
co2
co2
O2+Hb HbO2
o2
o2
o2
co2
co2
Hb
+
HbcO
外呼吸
内呼吸
气道
肺泡
血管
细胞
呼吸过程示意图
CO2运输
组织
CO2
弥散
CO2
弥散
血浆
CO2
CO2
红细胞
(以溶解的CO2进行运输)
血红蛋白缓冲的结果是以HCO3-的形式运输CO2
H2CO3
H2O
CA
HCO3-+H+
CI-
CI-
Hbo2被还原成Hb
(在红细胞内以HCO3-运输CO2)
O2
O2
FeO2
Fe++
H
C
N
N
N
C
HN+
N
HC
CNH2
NHCOO-C
HC
HbO
Hb
氨基甲酰化合物
H2O
H2O
H+为Hb所缓冲
3、肾代偿
若因代谢紊乱使血浆中H2CO3的量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称为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体内的固定酸及碱性物质必须经肾脏排出。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NaHCO3的再吸收(见下图)
肾小管 近曲小管细胞 细胞外液
(肾小球滤过液)
W
NaHCO3
Na+
NaHCO3
Na+
HCO3-
H+
W
H+
HCO3-
H2CO3
H2CO3
CO2
H2O
CA
CO2
H2O
(2)肾小管内缓冲盐的酸化:
原尿 远曲小管细胞 细胞外液
Na2HPO4
NaHPO4-
NaH2PO4-
Na+
H+
W
Na+
NaHCO3
w
H+
HCO3-
H2CO3
CA
H2O
CO2
(3)氨的分泌与铵盐的生成
(Na+ NH4+交换):
原尿 远曲小管细胞 细胞外液
NaCl
Na+
Cl-
w
w
H2CO3
Na+
NaHCO3
H+
H+
HCO3-
CA
CO2
H2O
NH3
谷氨酰胺
氨基酸
NH4Cl
NH3
(4)钾的排泄与K+--Na+交换:
当肾小管滤液的H+浓度增高时,H+的排泌受到抑制,此时钾的分泌增加,并主动承担与Na+的交换。
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强大,但需要(3~5)天才能达
小儿血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