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自我发现和展示
1导论
在我国,一般来讲,很多研究者(程晓堂,2000)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比如制订学习目标的能力、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等。第二,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通俗地讲,就是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进行自由选择的程度。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教育机制(教育行政部门、教学大纲、学校、教师、教科书)给予学习者的自主程度,或者是对学习者自由选择的宽容度。对教育实践者来说,培养自主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机制中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协调自主学习与总体教育目标的关系。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当然这种学习模式有两个必要前提,即学习者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育机制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大学教育方面,自主学习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有着很大差异。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层次高、负担重、专业定向强。学习内容多样、复杂,具有研究性和探究性。此外,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更为宽松,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具有更大的自主性。这些特点客观上需要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多的自我管理、自我监控,才能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大学教师主要传授学习方法,而学生对分析、归纳、推导、知识的获取则更多地要靠大学生自己去努力。每个大学生都要学会培养自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即“学会学习”,也要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被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英语自主学习的养成,不仅有利于英语的学习,它还会泛化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当中,使学习者即使离开学校后也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正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当前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大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小学教育后,大学生在英语语法和词汇方面已经完成了基本积累,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在听力和口语等实际运用方面需要改善。此时,中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引入自主学习变得必要。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完善的过程。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思维和能力,很可能在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后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使大学英语教育流于应试,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薄弱。同时,在大学课程安排上,尤其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课时量受到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信息量有限。如果不能有效利用课后的自主学的提高会相当困难。综上所述,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议题。
2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目前,对于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育方面的应用有着广泛研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英语学习方面自
英语教育自我发现和展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