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注意点
配时
计算机基础知识
内容: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计算机特点
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外部设备
计算机软件
§1-1了解计算机
(1)早期的计算工具:中国古代的算盘
(2)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1946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字是:ENIAC。
(3)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的四个时代: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几千次/秒,内存容量仅几KB,用机器、汇编语言编程。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9年~1964年)几十万次/秒,内存容量为几十KB,可靠性大大提高。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年~1970年)几十万到几百万次/秒,存储器进一步发展,软件逐渐完善。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上千万次到十万亿次/秒。
(4)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时代,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2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1)机器语言
是用二进制数的序列组成;是“CPU”唯一能识别的语言。只能识别“0”和“1”两种物理状态。编出的程序全是“0”和“1”,直观性差,容易出错。
教学计划安排与要求
注意各时代计算机发展的代表电子与元件,注
意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间与名字
10’
10’
教学内容
注意点
配时
(2)汇编语言
是用一些符号来表示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数,这些符号用相应指令功能的英文缩写、字符、数字表示。它不能被机器直接识别,须通过“翻译程序”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方可运行。
(3)高级语言
使用接近自然语言的语句形式,规则简单,易学,易用。必须通过“翻译程序”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方可运行。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翻译程序”翻译成不同的机器语言程序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上运行。所以说,高级语言是非机器依赖语言。
(1)速度快
(2)精度高
(3)具有记忆能力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处理
按规模大小分:
(1).微型机(个人计算机)
有台式机和便携机两种类型。特点:体积小,结构简单,方便灵活,对环境、电源要求低,使用范围广。
(2).小型机(桌上型超级电脑)
应用于商业或科研机构,可配置多个终端,供多个用户使用。
(3).大型机(主机)
可比小型机带更多终端,可作大型客户/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具有通用性级强的综合处理能力和极大的性能覆盖面。
(4).巨型机(超级计算机)
具有很高的速度和很大的容量,研制巨型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需要。巨型机的研制水平、生产能力及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的重要标志。主要应用于:核武器、大范围天气预报、石油勘探等领域。
注意不同计算机系统的特点
计算机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