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漳州一中黄安娜《咏怀古迹》简介?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抒怀(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抒发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 ? 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赴”本是普通字眼,但作者用拟人手法把“群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如同接到指令的将士, 整齐步伐奔赴荆门。?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说诗醉语》? 前一句起势很高,一般说,高起势的句子往往衬托着一个英雄式的人物, ?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 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 如何理解这一不协调的首联?(阴柔的秀丽 VS阳刚的伟岸)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 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 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对“独留”:生前寥落、死后孤寂?“紫台”对“青冢”:富丽繁华;荒凉冷落?“朔漠”对“黄昏”:和北方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空旷凄清! ?“黄昏”又可以做空间解释: “黄”——漫漫黄沙; “昏”——一旦黄沙扬起, 大漠昏暗在昏天暗地中, “独留”的“青冢”更显凄凉、孤寂,让人同情。?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 ? 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 ? 只用了 14个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认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画工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帝按图以昭君行。及去, 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 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 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画图省认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 ?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咏怀古迹(其三)【精品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