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世界各地全部是老乡赵元任
赵元任是语言天才,她说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愉快,就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全部会把她认做“老乡”。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一个地方,她全部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她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些人跑来和她攀老乡。
赵元任曾演出过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终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她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话,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
不光是在我国,即使到了国外,赵元任也能游刃有余。
二战后,赵元任到法国参与会议。在巴黎车站,她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认为她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以前了,巴黎穷了。”
以后,她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她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研究者称,赵先生掌握语言的能力很惊人:因为她能快速地穿透一个语言的声韵调系统,总结出一个方言乃至一个外语的规律。
她还雅好音乐,曾专攻和声学和作曲法,会摆弄多个乐器,一生全部和钢琴为伴。她一生创作过一百多件音乐作品,包含声乐和器乐。她跟她的女儿们,凡有机会聚在一起,就组成一个家庭合唱团,分声部地练习演唱她的新作或旧作。难怪大家说,音乐是她生命的组成部分。
赵元任曾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其实是为了“好玩儿”。在今人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世界上很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经常是为了好玩。“好玩者,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一本万利。”
赵元任曾编了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小说,以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小说名为《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但假如只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了。全文以下:
“石室
赵元任:世界各地全部是老乡赵元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