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考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善于思考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本源。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勤于积累。
扎实广博的知识是思考的前提和基础。思考离不开知识总量的积累,知识掌握得越多,积累越雄厚,思考就越敏捷。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就必须不断积累。可利用电视、网络、阅读各种书籍报刊收集整理知识。丰富的知识是思考的基础。
二、 勤于学习。
做到学思结合,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越勤奋,思考越深刻,收效也就越大。正所谓“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思考的过程就是学习中消化过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勤于质疑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艺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以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学生的学习是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起于疑问,必须善于质疑。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迷信和盲从,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只唯实。敢于质疑,敢于否定,带着问题边学习边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四、掌握一些质疑方法。
1、比较质疑法。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纵向、横向知识比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逆向质疑法。从结论的反方向提出问题,或对现有答案提出问题,或对解题思路提出问题。
3、增减质疑法。对已有的结果尝试再增加或减少一些,会怎么样?
想象质疑法。对知识的学习,不急于得出结论,发挥学生的大胆想象,引导学生边学习边猜想,让学生在想象中质疑。或课的开始,直接对课题展开想象,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包含了“肯想”和“会想”两层意思。我常常把人的大脑的运作比作是开锁的过程,教育学生要勤思考,善动脑,否则大脑就会像
浅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