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泉入心 润物无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泉入心 润物无声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摘 要:作文评语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文章对作文中评语的运用做了阐述。
  关键词:作文评语;运用;加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87-01
  
  
  有位教育家说过,赞美是一道射进学生心灵的阳光。小学生作文不但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因此教师的作文评语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地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赏识性评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赏其取材之新,叹其见解独到,感其立意之深,悦其态度认真,赞其构思巧妙,方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了他们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只要你认真发现,学生的习作中总有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往往是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所在。我们应懂得欣赏他们的个性,对个性中的闪光之处要充分地肯定。教师的肯定与支持,会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习作就成了他们的乐趣,再也不是一种负担了。
  学生的习作反映了他们的童心、童真、童趣。每次作文都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是他们心血的结晶,他们期待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教师赏识性的评语的运用,能够产生奇妙的心理效应, 一次作文后,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虽然你的评语只有‘可喜’二字,但我看到它,心中极不平静,在后来的每次写作中每每暗下决心,不让这个‘可喜’被劣作冲淡。”所以,教师在作文评语中要运用赏识性、肯定性的评语,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加强商榷式的评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
  写作文对小学生来说,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自然多,这很正常。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用一种商榷式的评语,他们更易于接受。比如:这个词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这句话太长了,用标点把它分开行吗?你说对吗?你再好好想想,还会想到什么?这样,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才会畅所欲言。

  商榷式的评语既充分发挥了教师评语的作用,也带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增加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加强幽默评语的运用,拉近师生的距离。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更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刻板的评语,对学生起不到应有的导向作用。反之,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不仅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达到“笑过之后又令人深思”的效果。苏联教育家米哈依尔&#8226;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清泉入心 润物无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