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教学之美.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教学之美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得宝藏。他那清新的语言,盎然的情趣,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正如培根所说:“读诗使人灵秀。”而那些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里的精华。几年的语文教学让我知道古诗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简单的了解诗意,也不是让学生把古诗翻译成现代文,而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 逐字分析,体会语言美
“一字千金”,用这句话来形容古诗中的精妙之字绝不为过。古诗语言精炼、含蓄、优美,教师应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了解大意,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体会诗的意境。如《赠汪伦》,试想学生如果不知道“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字面意思,又怎能理解,领会李白和汪伦的深情厚谊呢?而在《梅花》这首诗中,学生通过理解“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意思,很快就会知道这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清香。
论起师人炼字造词的技巧,我不由得想起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得很巧妙,是历来爱人赞叹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换字游戏,把“绿”字换为“来”、“到”、“入”、“满”等字,学生自然会体会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拂来,;立刻染绿了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读这“绿”字仿佛看到了绿葱葱的细草铺满江南岸。这样一来学生更容易领悟这句诗中所指绘的生机勃勃,绿满江南的春光画卷了。
   二、动态演示,感受在诗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右典诗歌的重要特点。但是从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语句中领略诗情画意。这时教师们可体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诗歌按照不同内容,主题确定不同感情基词。设计出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为一体的课件,辅住学生学习。
    如《登鹳雀楼》一诗,以淡化的鹤雀楼为底图诗句设置为黑色或加深咖啡色的隶书为字体,配以雄浑的古琴音乐,营造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豪放,旷达、磅礴的气势,对理解诗意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而在教学《杨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音乐。展现了这样一幅美好的画卷:明媚的阳

古诗教学之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