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世家:中国武术世家
1、华声健乐辞典・王爷山的打 王爷山是新化旧时的一个地域名,为现在横阳山一带,那里盛行武功,旧时有句俗语叫“关云长的大刀,赵子龙的枪,长沙城的戏子,王爷山的打”,这“王爷山的打”指的就是新化王爷山一带好打、善打、尚武。梅山武术的关键地带就是王爷山,历史上大多数梅山武术名家全部出自于此,旧时当地村民多以教打为生。上世纪70年代,当地公社搞活动,一个广播叫出了1000多人练武,300多人搞对练。新化评选武术之乡时,曾在王爷山地域搞过万人在田间地头打同一套拳的盛况。
2、高手小说・杨育本
杨育本,1961年出生,新化王爷山(现孟公镇)人,绰号“飞天黑虎”,梅山武术老架(最古老的梅山武功)代表。13代武术世家,祖上出过多位振武将军、威武将军。其本人4岁开始随父习武,擅长梅山桶子功(也叫“铁布衫”)。
一家13代全部以教打为生,5岁舞龙就享受成人待遇。
从小随父练武,说祖辈练得蛮
梅山武术的根在新化,新化武术的根在王爷山,而在王爷山,杨育本家又是最负盛名的武术世家。算到杨育本这一代,杨家已经连续13代专职以武为生。其问,出过草莽英雄,也有不少武官武将。
“我们家,历代练武、教武,就没干过其余行业。”杨育本说,因为一脉相承,她现练的是最古老的梅山武术,“老梅山功夫的特点就是桩式矮,上身抗打,下身桩稳。她一出手能够伤你,你却极难伤到她,因为她们练的是桶子功,现在叫排打功,少林喊铁布衫。”
既然出生在武术世家,杨育本从小就不可能有其它选择,学武、教武就是她的使命,“我4岁就跟父亲杨椒凤练武。”在杨育本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位苛刻的师傅,“首先不教其余,就是练桩,父亲把小竹杆削尖,放在我屁股下面,只要一偷懒,就会刺到屁股。”
而为了练好腰腹力量,杨育本过上了“小龙女”的生活,只是小龙女睡的是绳子,她睡的是扁担,“开始是摆两条板凳,中间放四条扁担,睡在上面,一年后,变成三条扁担,再是两条、一条,一年少一条,最终抽闲全部的扁担,头脚放在凳子两头,悬空睡。”杨育本说练这个很苦,假如不是自己骨子里就兴趣,根本受不了。
说到练功苦,并不是父亲为难杨育本,因为她们自己是苦练出来的,“像我父亲,临死前几天,还在站桩,天天一起床,不论什么天气,就是站在床边上,站桩。在她年轻的时候,起来后不上厕所就站,站得小便全部变成汗水流出来了。”杨育本称自己不会这么练,一是不科学,二是太蛮了,现在叫他人这么练,没人听的。
教打走了10多个县,最远到了贵州
因为出身武术世家,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杨育本5岁多就能够帮家里赚点外快了,“那时我参与春节舞龙,分东西时,跟大人是一样的待遇。当然,这也是她们给我父亲的面子,因为她是村里为头的。”面子归面子,本事归本事。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在当地,杨育本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武师,“这么跟你说吧,就算是现在,差不多年纪的,假如谁以为想切磋几下,按老辈的规矩来,我全部能够奉陪。”
年轻的时候,杨育本像祖辈一样,以教打为生,“我在湖南省教了10多个县,最远教到贵州。但我自认不如老一辈,在招生启事上不会写什么‘盖世无双’的豪言壮语。”当然,不写含有挑衅性质的通告,并不代表他人就不会挑衅,“那时教武,全部是要打进场,打出场的。”
什么叫进场?就是到一
2021年武术世家-中国武术世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